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女生耽美>古代经营发家日常> 第16章 第十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第十六章(1 / 1)

连着晴朗几日,天气刚暖和些,夜里淅淅沥沥下起雨,倒春寒到来。

暗沉的天色,一时让人分辨不出清晨黄昏。温屿拉起被褥蒙住头,露在外面的指尖,顷刻间便冰冰凉。

今朝黄氏秦氏要来绣坊,温屿骂了句狗天气,深吸一口气,一鼓作气穿衣下床。

“起床干活!”温屿走到西屋,砸了几下门。

西屋窸窸窣窣,荀舫在嘟囔骂人。温屿再喊了句起床,打开大门来到屋外。

寒意扑面,雨丝被风卷进廊檐。温屿忙往里面避了避,缩着脖子哆哆嗦嗦跑到灶房,生火烧水。

灶台上还放着温屿昨晚吃过粥的碗,粥水已经干掉。念着她自己用过没洗,姑且骂了句狗混账,舀水泡着洗净。准备等下再提醒他,身为伙计该干的活。

陶罐的水刚发出滋滋的动静,角门被敲响。温屿前去打开门,黄氏秦氏穿着油衣站在门外,木屐溅开水,裙摆被打湿贴在小腿上,冷得脸色发白。

“快进来。”温屿忙道,将两人带到灶房:“先坐着烤烤火,将裙角烤干。”

两人也不客气,忙围着灶膛坐下。黄氏道:“我倒不怕冷,就是我们要拿针,怕手僵了,做坏了活计。”

秦氏附和了句,陶罐的水沸腾了,她忙帮着揭开盖子,朝里面看了眼,打探着道:“我们来早了,温东家还没用早饭吧?”

“现在要省着些,我不用早饭,你们稍等,我去洗漱一下。”温屿大大方方回答,舀了水凉着,走到屋外擦牙洗脸。

堂屋的门打开了一条缝,露出荀舫的半张脸。很快,他便退回屋,关上了门。

温屿愤愤吐出水,身为伙计,竟敢当着东家的面偷懒,真是可恶!

现在温屿没空收拾他,洗漱完回到灶房,碗中的水凉了些,她捧着小口喝,顺便与秦氏道:“黄娘子将如今情形都告诉你了吧?”

秦氏道:“黄姐姐都与我说了,东家放心,我会用心做活。”

话虽如此,秦氏的神色还是颇为迟疑,她与黄氏对视一眼,道:“东家先前与我们签了雇佣契书,如今工钱与以前不同,可要重新立契?”

秦氏能来,定也是看在分成的份上。绣坊如今一穷二白,又有拖欠工钱的行为在先,两人谨慎些也正常。

不过,温屿不禁苦笑,她昨晚寻了许久,绣坊连张齐整的纸都遍寻不着。笔墨纸砚虽贵,她必须咬牙拿钱购置。

“肯定会立新契。”温屿肯定地道,两人都神色一松。

黄氏放了心,站起身道:“东家先喝水,我去请阿山东家过来教我们裁剪扇面。”

秦氏跟着也站了起来,道:“我去绣房准备一下。”

“黄娘子,劳烦你将裁剪的用具一并借来。”温屿道。

黄氏嘴角抽搐了下,绣坊真是穷得叮当响,休说剪子,连根针都拿不出来!

穷到一定程度,温屿倒变得光棍了,她喝完水,前去绣房帮着秦氏准备。

绣房原来放着好几种绣绷,用作大幅绣花的卷绷架子被折断,剩下上面的绕着的线胡乱绕着。秦氏拿着圆绷,愁眉苦脸道:“若扇面尺寸小些,圆绷还能勉强派上用场。否则,得要重新去做绣绷。”

卷绷是绣大幅刺绣所用,圆绷用作绣小花样,有好几种尺寸。卷蹦用的松木架子,圆绷则是竹子做成。

温屿拿着圆绷打量,宽慰着秦氏道:“等下再看,实在不行的话,只能重做了。”

秦氏叹了口气,放好绣绷,黄氏与阿山,并吴伯一起来了。

温屿不知为何阿山会将吴伯一起带来,她诧异了下,先将他们请进了绣房。

阿山只戴着斗笠,肩上落了一层细密的雨珠。他摘下斗笠挂在墙壁上,打开手中的木匣子,里面放着剪刀尺,各式大小的笔,勾线用的细尖木炭等,一应俱全。

黄氏高兴地道:“东家,阿山东家铺子什么都有!”

阿山对着黄氏秦氏,又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只道:“绣坊的东西都坏了,吴伯会木工,我让他来帮着修一修。”

他与吴伯比划了几下,吴伯连连点头,将坏掉的架子凳子等,搬回扇骨铺去修。

温屿差点想给阿山磕个头,也不假惺惺推辞,认真道了谢,道:“等扇面卖出去,我请你们吃酒!”

秦氏笑道:“那我可等着东家请客了,最好东家能在对面延庆楼要一桌席面!”

延庆楼是绣坊对面的酒楼,一桌席面要五两银子起,温屿尙只能喝得起白水,吃稀粥,还是豪气干云地应了:“没问题,我要是能请得起延庆楼的席面,你们也能挣得荷包满满!”

六四分成,温屿要是赚得多,她们跟着也能多挣。两人愈发上心了,当做自己的买卖来做,脚底生风,手脚麻利帮着垫好卷绷,抱来布匹铺开。

阿山一边拿出尺量扇面尺寸,一边简单讲解,拿木炭做着记号,再用剪刀裁剪。

扇面尺寸大小固定,要是崭新的布,只裁剪好样布,照着裁剪就是。

现在的布有霉点,发黄印记,阿山为了多裁剪出扇面,与温屿她们商量着尺寸大小,很有耐心一块块裁剪。

黄氏拿着裁剪好的布,问道:“东家是想绣花,还是绣字?”

布上发霉之处,需要用花叶或者字掩盖住。如此一来,每张扇面都要精心设计。

温屿说了想法,黄氏皱眉道:“东家,以前我们有兰花梅花等各种花样,字样不外乎福寿吉祥等喜庆大字,照着绣便是,如今花样字样皆变了,得重新打花样,字样。”

“无妨,我来画,写!”温屿听得一咯噔,面上却不显,大包大揽道。

这时阿山抬头看了温屿一眼,道:“我铺子有客人送来做扇骨的扇面,你可要看看他们的字画?”

端看阿山的反应,明显不相信温屿的本事。等她看到扇面的字画时,她默默将忿忿咽了回去。

细笔亦工笔画还好,差距不大,只大字方面,温屿实在比不上。

快到中午时分,扇面终于裁剪完。两面并在一起算一张扇面,若不算损失,两匹布一共裁剪出七十八把扇面、

但是要画的花样,字样,则是七十八乘以二,共需要画一百五十六幅。

且每幅花样,字样,要与布面仔细比对,掩盖住霉点印记。

画好花样字样后,再去选绣线,颜色,黄氏与秦氏先告辞回去。

阿山将用具装回木匣子,见温屿愁眉苦脸,他也帮不上忙,勉强安慰她道:“圆绣绷用不上,我画好尺寸,让吴伯一并帮你做了。”

温屿道好,坦白道:“说实话。我以为自己想到了赚钱的好办法,等到做起来时,发现想得太过容易简单。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我的本钱不够。能省则省,先不与你客气了。”

等送走阿山,荀舫才从堂屋出来,晃悠着去灶房。温屿盯着他身上的新衫,暗暗错牙。

狗东西!

不仅不顾她这个东家的命令,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他的葛布新衫,远比被褥的麻布要柔软细密,只一身新衫,肯定比被褥贵!

雨停了,温屿对着青蓝如翠玉般的天空,半晌后方将训斥的话淹了回去,换上和颜悦色的神色,道:“米面余下不多,正好要买笔墨纸砚,顺道出去买一些。中午不用做饭,我们去吃馄饨。”

荀舫正在舀水洗漱,闻言掀起眼睑瞥向她,懒洋洋道了声好。

雨后地上湿哒哒,荀舫穿着崭新昂贵的新鞋,温屿看了看,终于忍不住道:“你去换上旧鞋。”

荀舫呵呵道:“温东家,你未免管得太宽了些。”

温屿闭了闭眼,决定眼不见心不烦,大步走在了他的前面,先去买笔墨纸砚。

荀舫不紧不慢跟在温屿身后,到了四明书院附近的巷子。温屿在每间卖笔墨纸砚的铺子比对过,最后选了最便宜的兔毫笔,松烟墨,石砚,竹纸。

饶是最便宜,一张扇面大小的竹纸要八个大钱。温屿买了两百张,仅纸一样,便花去一两六钱银子。

加上石砚一百大钱,墨锭四十个大钱,三种不同大小的兔毫笔,分别为三十个大钱到五十个大钱。

一只兔毫笔,就能买一斗米!

荀舫虽在一旁不做声,只他不断上扬的眉毛,明显瞧不上温屿买的笔墨纸砚。

温屿脸比倒春寒还要冷,囊中空空,米面也不买了,只买了把冬葵,面无表情道:“时辰尙早,回去煮面片吃。”

左右提着砚台,右手提着纸的荀舫,阴阳怪气道:“温东家,只素净也不失礼,何须拿鎏金充真金。”

好一阵,温屿才反应过来,荀舫嘲讽她穷,偏生打肿脸充胖子,出尔反尔。

温屿连着暗骂了三声狗东西,板着脸不搭理他。

吃完面片,荀舫只拿了他的碗筷去洗,温屿坐在小杌子上,思索片刻,拿着她的碗筷,并陶罐一并去洗干净了。

荀舫拿眼角斜乜过来,温屿只当没看见,擦干净手,和颜悦色道:“你随我来。”

温屿走进堂屋,荀舫跟着进来了。她拿出笔墨纸砚,在案桌上摆好,再拿了裁剪好的扇面,小心翼翼放在一边。

荀舫大马金刀坐在椅子里,端瞧着温屿的动作,似笑非笑道:“你要让我画花样,写字样。花样不能随便画,字也不能随便写,要将陈布的霉点印记盖住,充当新布。”

既然被他看出来,温屿也就不隐瞒了,点头道是,“既然你已经明白,我便不多说了,快些开始吧。等卖掉扇面,我天天请你吃馄饨。”

“滚!”荀舫干脆利落地回了一个字。

他笑了起来,嘲讽道:“温东家,我先前提醒过你别太嚣张,总有一天会落到我的手上。啧啧,这不就来了,报应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