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历史军事>古代经营发家日常> 第13章 第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第十三章(1 / 1)

黄氏看到廊檐下晾着的细绢,她走上前翻看,见只有两匹布,神色费解地问道:“东家打算用陈布绣花?可还有别的布?”

“就这两匹。”温屿也不隐瞒,直截了当道:“我打算用这两匹绣扇面。”

绣花扇面极少,但与绣帕荷包一样,算是小玩意儿。这两匹布,能做不少把扇面了。

黄氏是懂行之人,她小心地翻开布匹,翻看着布的成色,又在凑近闻了闻。

“等绣好扇面之后,霉味大多都散尽了。如这些地方的印记,若绣花样,样式麻烦,不一定能好看。最好不过用染料晕染。”

说完,黄氏又觉着不可行,为难地道:“染布复杂,只一丁点的印记,也难晕染好。最好用画笔,细心勾勒。”

温屿见黄氏说得头头是道,暗暗下了决定,要想办法将她留在身边。无论她说得可对,至少她认真做事的态度,与温屿很投契。

“晕染与画笔勾勒出来的花样纹路,沾水之后会掉色,颜色散开,可能将整把扇面都毁掉。”

在这之前,温屿也想到过画扇面,能省去绣花这一道工序,能省不少成本。

扇面长期开合,又多在夏季使用携带,颜料无法持久。细绢扇面不比纸扇,纸扇便宜,损坏也不心疼。细绢扇面必须经用些,质量上有保证。

因为细绢扇面要卖给书院的有钱学生,他们的家人朋友,便是温屿潜在目标客户。

以巧绣坊的地段,老客户转介绍,比获得新客户容易,也更容易成交。书院的这批学生,就是温屿的活广告。

第一道生意就做砸了,以后的生意会更难做,温屿必须慎重再慎重。

黄氏对绣花一事专业,在买卖上就不大懂了。见温屿这般说,她点头附和道:“东家的想法也对,细绢扇面金贵,哪怕是陈布,一把扇面也值不少钱。”

想到温屿先前所提的净利分成,黄氏脑子转得飞快。

以前巧绣坊的绣品,多是卖给像她这般,家中妇人娘子在外做活赚钱,没空做绣活;或是手笨,绣不好的人家,绣品的价钱不高。

绣扇面要更费心,一把扇面的钱,说不定,比以前的绣品还要卖得贵。净利双方分的话,她能得不少钱!

黄氏不免热情了几分,帮着温屿一起将绣绷搬进堂屋,坐着与她说起了话。

“不瞒东家,林氏她们手上都有活,我也一样,在云间绣坊找到了活计。林氏她们是接活自己回家做,看活计的大小,绣活的好坏给钱。我是到云间绣坊做工,绣坊给我月钱。”

如黄氏所言,林氏她们按件拿钱的方式,与分成也差不多。但是绣坊肯定不会让出四成的净利,比不上在巧绣坊赚得多。

温屿对云间绣坊不了解,既然黄氏会主动告知,有示好之意,在云间绣坊能得的工钱不会太高。

果然,黄氏说道:“云间绣坊比巧绣坊大,买卖红火,出的工钱比巧绣坊高一些。只云间绣坊离家远,在明州府的西南角,来回走路要两个时辰。白日还好,要是遇到时辰晚了,妇道人家在外行走总是不稳妥,我走小半,再花三个大钱赁车。赶路辛苦,这赁车的钱,也是不小的花费。我想着巧绣坊近,又是做了多年的东家。东家这边需要的话,我还是回来给东家做工。”

温屿轻点头,笑着道:“黄娘子诚恳,我也不藏着掖着。这批扇面,我已经将所有的钱都压了上去,只能好,不能坏。扇面裁剪,糊扇面,我都已经打算好了。你们回来与我一道干,干得好,拿到的钱越多,干不好,大家都没得挣,白费功夫。黄娘子要考虑好了。”

黄氏迟疑起来,皱着眉头沉思。半晌后,她果断地道:“东家痛快,我也要痛快些。好坏只这一桩,亏,也就是一两个月的功夫,我认了!”

温屿道好,黄氏又道:“两匹布能做的扇面不多,林氏秦氏她们几人,家中都一般,秦氏日子过得好一些,其他几人折损不起,秦氏可冒一冒险,博取一把。秦氏的手艺好些,东家,不如我去与秦氏说一声,这次的活,就我们两人做了。东家放心,只我们两人,顶多两个半月,也就足够了。”

按照两个半月算,能赶在端午前,端午麦收时节,天气正式热起来,正是用折扇的时候。

温屿算了一下,点头道:“好,就照着黄娘子的主意来。”

“我等下回去找秦氏,明早我们就来绣坊。”黄氏说完,似乎觉着不妥,又道:“东家,我并非要挤掉林氏她们,唉,她们几人那一家子,着实一堆糟心事,我在背后,也不好多说。”

“东家去过桂花巷,看到了我家的情形。我挣得不少,可惜老□□不了重活,还要好吃好喝养着,家中日子的确过得紧巴巴。娘家也难,阿娘生了大姐,大哥与我三人,阿爹去世得早,阿娘靠着绣活将我们拉扯大了。大姐性子活泼,在绣绷前坐不住,阿娘没办法,找到老姐妹说情,让大姐去跟着师傅汪厨娘学做茶饭。大姐后来的厨艺比师傅还要好,在明州府沈氏做工,一个月能拿八两银!”

说到这里,黄氏举起两只手比划,满脸的自豪与羡慕。

温屿觉着听起来有趣极了,她喜欢听这些家长里短,一是有助于她了解这个世界。二是比起医院重症病房的死亡,冰冷,她尤其喜欢市井烟火气,千姿百态,充满了生机。

“沈氏宴请京城来的贵客,大姐的厨艺,被京城的贵客看上,将大姐一个月十二两银的工钱,请到京城府中做厨娘。大姐将大姐夫公婆儿女都带去了京城,一个人赚钱养家,一家子在京城都过得滋润极了。”

这时,黄氏的神色暗淡下来,她哽咽了下,“可惜,大姐夫到了京城,人就变了。拿着大姐的钱在外花田酒地,还在外面养了个相好。前些时候大姐写信回来,说是想要和离,只舍不得一双儿女,公婆又苦苦哀求,大姐不缺吃穿,这心中呐,始终憋着不痛快。”

她抹了眼角的泪,脸上浮起自嘲:“老罗人没甚出息,还一身病,待我却没话说,在家中收拾做饭,照顾儿女。前些时候阿娘生病,哥哥在天香楼做账房,天香楼买卖好,哥哥走不开。嫂子上了年纪,又坏了一胎,已经七个月了,她身子不便,云间绣坊现在活计不多,我告假回娘家伺候了阿娘两天。老罗天天煮好饭菜送来,嫂嫂取笑我,说是老罗怕我吃惯了他的手艺,娘家的饭吃不下,会饿着。”

温屿不禁想到了荀舫,她沉默了下,道:“让你大姐别给姐夫钱,没钱,他就没处可去了。”

黄氏愁眉苦脸道:“不给钱,他就在家中砸碗掀桌,威胁要卖儿卖女,爹娘都劝不住。大姐怕女儿囡囡被卖掉,带到身边去做工,世家规矩重,囡囡跟在大姐身边没几日,管事就发了话,让大姐别带囡囡去。大姐无法,只能拿钱出来买个安心。”

温屿不知黄氏大姐的具体情形,斟酌着道:“京城的贵人,兴许不知你大姐的具体情形,是底下的人为了省事,擅自做主不许囡囡跟着你大姐。贵人看中你大姐的手艺,案让你大姐去见贵人,请贵人帮忙,将你姐夫的事解决了。哪怕贵人不肯出手,求求情,能将囡囡带在身边也好。要是都不成,京城贵人多,另选一家宽厚的主家,请主家出面处理你姐夫。我只是建议,具体是否可行,还要看你大姐。”

黄氏听得一怔,抚掌道:“我们在明州府离得远,只能干着急,还是东家法子多。”

她说着话,疑惑地打量着温屿。仿佛不明白,以前温屿为何那般蠢笨,事事听从纨绔草包的安排。

温屿微笑不语,她也在想着纨绔草包。

这根鎏金簪,就是她的试探。纨绔草包敢拿去花天酒地,花光再回来,她连新墙头都选好。

春日来了,她这支红杏,要爬出墙头尽情开放!

两人说了会话,天色已暗下来,黄氏赶忙告辞。

温屿将她送出角门,关门回灶房,将中午剩下的粥热了吃。刚吃了两口,角门咚咚被敲响。

温屿放下碗,提着菜刀前去角门边,刚贴着门,便听到门外荀舫在道:“是我,开门!”

温屿打开角门,面无表情看去。荀舫左右手都不空,提着包袱桑皮纸包。

“呵呵,准备亲自出马砍人呢。”荀舫侧身挤进门,斜着温屿手上的菜刀,说着风凉话。

温屿关上门,朝灶房走去,放下菜刀,端了碗继续吃粥。

荀舫本来去西屋,见温屿目不斜视走向灶房,停下脚步顿了下,回屋放下包袱,提着桑皮纸包也来到灶房。

温屿无视他,不紧不慢吃着粥,一言不发。

荀舫看到陶罐空空,只有温屿手上端着的碗有饭,脸沉下来,怪叫道:“我的饭呢?”

温屿抬头看他一眼,道:“我以为你拿了钱去吃香喝辣了,没给你做饭。”

荀舫从鼻孔中哼出一声,慢悠悠在温屿面前打开了桑皮纸包。一股羊肉味散开,温屿咬住了筷子,缓缓抬眼看向荀舫。

羊肉在肉铺要一百文一斤,熟食铺的白切羊肉,只会更贵。

荀舫买回来的羊肉,约莫只有二两左右。但这一笔巨大,奢侈的花销,在温屿看来,仅次于他拿着钱,去花天酒地的罪行!

不止如此,荀舫继续打开桑皮纸,里面包着生炒肺,炸果子等吃食。

“你拿只鎏金簪试探我,怎地,如你所愿了,你又不高兴了?”荀舫放下桑皮纸包,愉快地道。

温屿深吸一口气,道:“我是在试探人心,但你,绝对不是人!”

对温屿的骂,荀舫嗤笑一声,不以为意再拿出个钱袋,在她面前得意晃动。

钱袋里面的铜钱与银角子,撞击得哗哗响,荀舫扬了扬眉,道:“我不是人,但我有钱了!”

温屿果断丢掉筷子,伸手去夺钱袋。

荀舫手飞快一抬,温屿的手落空,趾高气扬提出要求:“快快认错,赔不是!还有,给我煮面片,再加两只鸡蛋!”

温与无视他的无耻,神色狐疑,盯着他上下打量。

一只流金簪,绝对当不了这么多钱!

温屿质问道:“你哪里来的钱?难道,你又去打草谷了?”

“你管我呢。”荀舫瞥着温屿,抬起下颚,傲慢无比道:“以我的本事,难道还赚不到钱?”

荀家已经是大麻烦,要是荀舫在外再惹了事,巧绣坊就别想再开张了。

思及此,温屿心沉下去,紧紧盯着荀舫,一字一顿厉声道:“说!钱,究竟是从何处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