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武侠修真>[唐]太子躺平手册> 第3章 天花牛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天花牛痘(1 / 1)

李世民使了个眼色,士卒内侍宫女皆是退至殿外。

皇家私事,不好留外人在场。

顾十二的阿耶顾大山泪眼婆娑,颤着双手想要替十二解开绳子,可他很快清醒过来,“噗通”一声直直跪在李世民面前。

这是顾大山见过最心善最讲理的主上,他不知道自己儿子犯了什么错,但他别无他法,他只能求一求李世民。

“承乾,你的回答是什么?”

李世民暂时没有回复顾大山的恳求,却也不会坐视一个老翁久跪。

所以他只是起身,在李承乾惊诧的视线下将顾大山扶起坐好,就好似是做了再寻常不过的一桩事般。

李承乾如梦初醒:“我、儿只是觉得,身居高位得万民供养,受了权便要担责。”

“十二一则救了儿,为人怎可恩将仇报?”

“二则,阿耶当了这么多年的一军元帅应该最清楚,好坏皆系一身,下面的人何种行为尽要元帅一力承担。”

“儿自小倾慕阿耶英勇。”

“阿耶从不避讳浅水原之败,从不推诿失利之名。连昨日也不要再现成济,儿又怎会做那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

听到这李世民朝长孙如堇眨眨眼:这些都是你告诉承乾的?

长孙如堇隐秘贴近李世民,温热的呼吸弥漫在二人之间:“是啊,告诉孩子们你们的阿耶是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李世民眸底尽是夸耀与春色,但面上依旧一副八风不动的稳重样。

李承乾没留意自己父母的眉眼官司,只是兀自沉思。

浅水原之败,武德年间李世民因病的唯一一场败仗。

成济,当街刺杀魏帝曹髦,却被司马昭反手推出去斩杀平民愤。

李承乾自认毛病不少,可这却是半截真话,他做不到冷漠推人送死。

李承乾深吸口气,大着胆子攥上李世民温热的小指一字一句道:“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生死边缘走一遭,阿耶,儿不愿再如往前一般。”

他不可能一辈子演戏,如此将来等他性格与原主产生些许不同时也算有了解释。

李世民如何听不出李承乾话里的诚恳,他的心忽而松快许多。

他一直以来都欢喜于李承乾聪慧的性子,却也忧心于他身上再寻常不过的贵族脾性。

连担责体恤都做不到,又如何去怜悯千里之外的百姓?

所以在前些年知晓李承乾关怀被过继过去的李泰时,李世民其实是欣慰的。

但在一旁看着,他却发现李承乾也不过是在李泰跟前格外心善。

那个时候李世民在想,等他破了局彻底除去笼在他们秦王府笼在整个大唐头上的阴霾时,他就能好好抽出时间手把手教导李承乾。

可没想到李承乾自己想明白了为人主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便是担当。

生死一瞬倒真是催人成长。

李世民从思绪中回神,他一面听着李承乾郑重的话语,一面从身旁的矮桌上头那一沓奏表公文中抽出一册看向已经懵到不行的顾大山父子:“十二,你阿耶是出身泾阳县太安村吗?”

“裴寂十日前的奏表,绕过了我尚书省直递陛下,言称似有豌豆疮出现,可恨陛下只当作瞧不见。”

“好在底下人聪慧及时控制,病情困在一村之内。”

“虽说这病从来无法根治,可我也本是打算派些医工去看看详细情况的。”

说着李世民虚空点点顾大山面上新鲜的麻子:“不曾想有你这个得病熬过去的人来我这一趟,与我说说太安村的现状吧。”

李承乾眉心一跳,这个名字和顾大山脸上的后遗症……

富贵险中求。

纠结不过瞬息,他郑重开口:“阿耶,儿或许有法子叫十二功过相抵,只求阿耶不再计较十二错事。”

李承乾不是原主,他必须得找一个真心忠于他的人替他打掩护。

虽然看样子李世民确实没想迁怒顾十二,但他还是得切切实实叫顾十二以功抵罪,不能叫顾十二时刻惶恐,也不能叫其他人不服气。

毕竟说一千遍一万遍,他差点死了,这是事实。

“阿耶,那天、豌豆疮,儿可能有法子预防,叫人不会再得。”

尽管此刻李承乾的用词极为谨慎,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依旧如天边一道闷雷,彻底炸在在场所有人心头。

顾大山一时半会居然也顾不上顾十二了,他难以置信:“预防?”

顾十二目瞪口呆,几乎以为小殿下是为了保自己开始胡言乱语了。

李世民瞳孔一缩,长孙如堇深吸口气轻轻握住李世民搭在膝上的手,只觉不愧是十指连心,她居然觉得自己能感受到此刻李世民的心跳怦怦。

“不可妄言。”

李世民沉默片刻,终是吐出了这四个字。

李承乾肯定摇头,顾大山那脸上的麻子是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他曾因为一些原因仔细研究过天花大半个月,也翻过相关照片,那分明就是天花所残留的后遗症。

而豌豆疮,也正是隋唐之时对天花的称谓。

李承乾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李世民的话反而是看向顾大山:“顾大山,你走之前可曾看到过病怏怏乳上沾染痘疮样的病牛?”

他其实并没有抱希望,毕竟他知道人得天花跟牛是否得天花是两码事。

顾大山一愣,却是犹豫开口:“这,草民记得倒是有好些。”

“说来也巧,先是村正家的一头牛不知吃了什么,病怏怏好几日,没想到这病跟会传染似的,好几头牛都染了病。”

“后来大家才发现这牛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痘疮,骇人非常。”

“偏偏那日后村中忽然发了疫病,大家私底下都说可能跟这些牛有关系,可大家也不敢宰杀,干脆将全村的牛一股脑放在离人远的空地不去管它们,又后来疫病来得凶,也就没人在意了。”

李承乾努力控制住自己惊诧的表情,他想不通,只能归于是自己有所谓的“穿越期新手保护”是自己运气好。

可不论如何,这意外之喜至少是比他最开始预想的人痘一说安全太多。

李承乾思索着,忽觉腰间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膈得慌,又有些隐约的热感,可还未等他查看,李世民的询问已然响起。

“所以?”

李承乾回神:“儿并非妄言,儿曾经多次偷溜出府。呃,曾遇到过那位鼎鼎有名的孙思邈,他与儿有缘,曾与儿讲过他最新琢磨的法子,只是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尝试。”

“儿也是情急之下才想到这些的。”

“孙思邈?”

李世民狐疑地看向顾十二,倒不是不信孙思邈,是不信自己的儿子。

顾十二怔了怔,小殿下确有几次没带上他偷溜出府,可那不都是去玩的吗?小殿下什么时候对医术感兴趣了……

耳边传来李承乾轻微的咳嗽声,顾十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下来:“是,奴确实见过小殿下与孙公相谈。”

呼,李承乾骤然松了口气,内心默默对孙思邈说着抱歉。

没办法,谁能相信一个八岁的孩子。

还不如搬出孙思邈的名头,反正这人现在应该还是在游历天下行医,多次拒绝皇家邀请,只要隐瞒得当,目前是不会有人来拆穿他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的。

至于未来如何……李承乾拿出十二分的摆烂心态,未来再说吧。

“讲讲具体法子?”

得了顾十二的肯定,李世民依旧心有疑虑。

他知承乾早慧,可死生大事,不能出一分一毫的差错。

宫里有个太医倒是孙思邈的弟子,可惜早早入宫跟孙思邈也有好些年没有联系了,不然的话还能问问此人。

“最初是孙公提出的一个想法,人痘。”

“豌豆疮之所以害人性命,不就是源于其内的毒性吗?”

“而若是份量少到不足以致命呢?”

李世民指尖微颤,李承乾这话倒是叫他想起来武德八年的那一场东宫毒酒宴,若不是李建成寡断剂量放小,他或许真的有可能一倒不醒。

“人痘便是这样的缘由,灭去毒性最终叫那豌豆疮到不了害人性命的一步。”

“孙公曾言,早在数年前他便听过类似法子。”

“由第一代人生豌豆疮而发出的痘痂,将其磨成粉,称之为时苗。”

李承乾一面回忆着一面庆幸自己曾经因为较真种人痘到底最早是不是出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而整整翻阅了三天相关资料文献,若不然他还不是知道的那么清楚详细。

“但时苗的毒性往往极大,不是人人都能挺过这第一步的。”

“当初交趾曾有豌豆疮,为求一线生机,孙公曾亲眼见过此法作用。”

“因为时苗实在太过不稳定,孙公又提出了养苗。”

“便是若第一人不死,就再从这人身上取痘痂做苗种到下一人身上,如此往复循环,直到七八代之后得到足以稳定的,称之为熟苗。”

“只消依靠熟苗,便能叫人染上些再轻微不过的症状,待到好转,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李承乾说着思绪有些走远,都说古代南方多疫病多障气,但其实这天花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出于汉代,根据当时之人记录下的症状和相关史料,是有那么些专家推测过,这天花是由交趾传入军中再传入中原的。

甚至于所说的古代南方多疫病,除却瘴气说不准也有天花的原因在。

没有人察觉到李承乾的走神,他们都在认真思考这话中的意思。

此法虽闻所未闻,但确实很有道理。

病而不死加之一人传之一人,到最后这毒性必定是越来越弱直到再也伤不了人。

且李承乾话中的各种词语也并非一个八岁小儿能脱口而出的,除却他真的接触过孙思邈这一说法也寻不出个合理的理由了。

只是李世民的面色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兴奋,反而是凉如水,感受着长孙如堇握着他渐紧的手,他知道,观音婢应是与他想到一处去了。

“一人传之一人……这其中若是有人不慎亡故又该如何?”

李承乾垂眸:“那便是养废了苗,从头来过。”

长孙如堇指尖冰凉:“要养出一个合格的熟苗会死几成人?救人杀人又如何衡量?”

李承乾赶忙摇头:“阿娘莫急,孙公也明白此法的不足,故而在那次实在无可奈何之境地的尝试之外便一直在想方设法改进。”

“而儿要说的,正是那个孙公改进之后还未真切尝试的法子。”

“便是牛痘。”

“孙公游历天下行医,曾在一个荒僻村庄见到了桩奇事。”

“彼时天下初定,战乱方歇,阿耶曾下令各地开垦荒地,那处的义商心善,低价卖出大批耕牛,而那处也曾蔓延过豌豆疮,但因此亡故之人却少之又少,孙公觉得奇怪,却不想发现了很重要的一点。”

“是什么?”

发问的人是顾十二,显然是被李承乾讲的故事给吸引住了,只是在这个当口也没人出声去怪罪他,毕竟大家都想知道后续。

凭心而论,李承乾的文采和讲故事的本事其实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随便写几篇文章还能赚得稿费,想到这里,他莫名有些心虚。

“原是他们都曾接触过牛痘。”

“牛痘,便是牛染上的豌豆疮。”

“牛也生这病?”

倒不怪李世民好奇,实在是他早年虽看尽世间百姓苦楚,可到底不是全知。

“也不奇怪,人能发病,牲畜自然也会发病。”

牛天花和人天花是有不同的,但李承乾没办法解释,只好打哈哈糊弄过去。

“孙公曾好奇询问,才发觉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发病的耕牛,同样染了病,但症状确实轻了很多,便是那疮也不过长了寥寥几个。”

李世民脑子中似是闪过一道极细极亮的线:“莫不是耕牛比之人健壮,此毒在耕牛体内远远小于在人体内,故而也用不上七八次循环养苗了?”

李承乾惊讶,虽然本质上并不是这样,但是按着他说的故事往下推确实能得出这个结论,当然这也是他的最终目的。

毕竟李承乾不可能真的去解释二者之间真正的差别。

不过也好,这番逻辑推理演绎叫李世民自己想明白了,这法子才更有可能被支持尝试。

反之,若是冒冒然提出,没有前因后果的故事只会落到为人不解的地步。

“孙公也是这般想的。若是幸运能从太安村寻到牛痘,于具体的种痘法子,阿耶,我得亲自带十二去一趟。”

“这法子必须以人为例,就让十二功过相抵。”

最初他的预想是人痘,所以顾十二是养苗接力的最后一人,几乎没有危险。

可如今却可能出现牛痘,他无法保证六世纪的医术条件,也不能肯定自己这个只看过书的人能不能上手就成功,所以他有另一套法子。

出了宫他大可以做些遮掩,他相信太安村会有得是病属亲眷着急自愿来试牛痘的,远不用十二上场。

他是有几分自利,毕竟不能说绝对,他不想也不能让顾十二出意外。

长孙如堇当即沉下眉眼,所幸殿中只有顾家父子这两个外人,若是承乾若真想出宫这消息一定得瞒得死死的。

尚且推理着牛痘之法的李世民下意识蹙眉:“不行,我不同意。”

李承乾毫不犹豫对上李世民的视线:“人命关天,这个法子尚未做过实证,只有个粗略想法,除却孙公怕只我最清楚该如何择牛,如何种痘,至于后续种种事宜,阿耶,我必须去那一趟。”

牛痘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牛痘能用,这些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成的。

他是真的曾经翻阅过大量资料,找过照片影像,寻过相关医生了解情况,所以他才能出口有那么几分肯定。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至于另外一个原因……

他必须出宫躲开曾经熟悉他的身边人,不论是字迹还是脑海中残缺的记忆,他都得尽快消化做一个真正的李承乾,绝对不能让李世民生疑。

李承乾缓缓摩挲着肿胀的脖颈,这一刻他想起了史书上有关李世民的记载,他轻轻开口,添上最后一个筹码:“君轻民贵,这是阿耶教给我的。”

李承乾莫名想起自己曾经和同门学长打过的嘴仗。

改史、伪君子都曾某些人口中李世民身上的“标签”,甚至还包括学术圈在内,早些年不乏一批学者热衷于论证这点。

可他从来不信,除却对史料最基本的分析,不知道为什么,当年小学翻到那本中国通史,他唯独对唐初的故事一翻再翻。

他专攻隋唐史也是有那么一点隐秘又不自知的心思存在,就算是曾经为了发泄论文不过的烦闷的所谓“抹黑”,也是挑些不痛不痒的野史写个趣。

李承乾的指尖微微蜷曲,这个男人是他研究了许多年的历史人物,如今就这么活生生站在他面前。

史书上的你,我愿意相信。

闻言,李世民的目光一错不错盯着李承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