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苍术各三钱,薏苡仁一两,川牛膝五钱,并水大火煮沸再转温火,每日早晚各一次。”
柳瓷将写好的药方交到身边女子手中,道:“令堂乃是湿热痹症,需按时服药温养,再辅以针灸,便能好受许多。”
“……多谢女大夫。”
那女子脸色有几分犹疑,欲言又止,犹豫着却听那女大夫弯身对她母亲道——
“阿婆,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我都会在子盛街义诊,您腿脚不好,届时让令媛来寻我到家中为您针灸。”
义诊,就是不收取看诊费用。女子怔愣间柳瓷已收好了医箱,眼看着就要离去,她连忙追上去,道:“女大夫,这……”
“我姓柳,”柳瓷道,“不必介怀,一点小事罢了。”
柳瓷说得这般坦荡,倒叫女子说不出旁的话来,只好说起别的,“从前倒没见过您。”
她也是听隔壁王婶说起附近搬来了一个女大夫,为人和善、乐善好施才斗胆去试了试——屋中的老母其实是她婆婆,她的丈夫常年参军在外,家中只有她和半大的孩子,以及久病缠身的老母。
她不是没想过到城里请一个郎中为老母诊治,可老母的病症非一日可解,家里又孤儿寡母……总容易惹出闲话。
将柳瓷请来她本没抱什么希望,毕竟柳瓷是女子,技艺恐怕不比那些郎中精湛,只能说是聊以慰藉罢了。
倒不曾想见她行医做事的风范,不仅不比男人差,甚至医者仁心,更有几分人情味。
“我家父乃是医师,我自幼与他学医,才得了这一手手艺,”柳瓷见她心有疑虑,笑道,“过去我们久住九粟城,如今旱灾扰人,家父离家已久到长安寻亲不曾归来,我这才到长安来寻他……总要讨口饭吃。”
女子疑窦微消,面上也起了几分笑意,“不若女大夫说说家父的相貌特征,或许我……”
“家父已逝,”柳瓷低声道,“我惟愿传承家父之遗愿,行医积善,方不叫我柳家埋没。”
女人又一次怔住,回过神时柳瓷早离开了小院。她抿了抿干燥的唇,满怀心事地回到房中。
……
“竹山?”
柳瓷眉头动了动,她在此处住了几日都不见祝清衡再出现在附近。
长安没有秘事,她自然听说了丞相发妻突逝的消息,想必对祝清衡家中那位打击不小,祝清衡也不可能再这种时候还想着借她试探,她也乐得安宁。
竹山不敢在她那小宅门口等,只揣着手候在中街,恰巧就碰上出医归来的柳瓷,连忙道:“柳姑娘,进去说话罢。”
柳瓷不动声色打开门,让竹山到院里。眼下正是用午膳的时间,坊间没有多少人,不至于被人瞧见。
“柳姑娘,在下是受大人所托,来向您打听一件事。”
柳瓷问:“什么?”
她之前在青楼两月,多多少少被各式各样的信息浸染,祝清衡有事会想到找她打听她并不意外。
“您可听说过,仇山大师的义卖会?”竹山觑着她的表情试探着说,“好像是在天城河,这个月十五日,您有印象吗?”
当然有。
柳瓷脸色未变,将医箱顺手放在院中的石案上,“怎么?”
“您知不知道这个义卖会都邀请什么人,”竹山问,“还有,怎么样才能拿到参加的请帖?”
柳瓷眉目半垂,道:“此事我在春怡楼时确有听闻,不过谈及此事的人很少,多半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客人……再者,那些人也并非是都有请帖的。”
仇山筹办的这场义卖会,亦是为了九粟城旱灾之事,以义卖的方式筹得义款。
而仇山之名虽未在长安广为流传,但只要提起机关师,人人的第一反应便是仇山,第二才会追忆起锋芒已落的山氏。
因此,这场义卖会并非对外,所以参会的客人,必须持请函方能入内。
至于仇山选择客人的理由,旁人都很难评说,更别提对此毫无了解的柳瓷。
竹山升起的希望破灭,看起来有些气馁,“多谢柳姑娘了。”
“祝大人为何要问起此事,”柳瓷眼眸轻转,似是好奇,“是祝大人想去么?”
竹山无奈摇头,“在下也不知,只知道好像是少夫人对此感兴趣。”
少夫人,不就是温窈么?
徐婵当时将请函给她让她接近温窈,后又告诉她祝家会有人去,难道不是温窈么?
……
十一月十五,天城河。
天城河位于长安东处,其最为出名的并非河流本身,而是河上之“水榭”。
与其叫它水榭,称作河塔更为合适。
一座建在水上的七层塔,接水天一色,堪称鬼斧神工——故而人们常说天城河,指的也不是河,而是塔。
未时末,距离义卖会开始还有不到一刻钟。
塔中人来人往,桌席间可窥见盛状。而大多数人要么脸带遮面面具,要么头戴斗笠幂篱,穿着亦格外统一,非黑即白。
咚、咚——
铜锣敲响,骚乱即止,塔内人俱沉默,翘首看向台上。
而二层塔上,也见有人撩开遮窗黑绸,将目光投来。
“诸位稍安勿躁,申时一到,义卖会便准时开始。”
台上手持锣锤的人戴着狐脸面具,身形瘦小,他的声音似乎被特殊处理过,竟叫人听不出男女。
席间一戴着竹笠的黑衣男人开口,“冒昧请问,仇山大师可在塔中?”
像是无声的默许,人人屏息凝神,静待着台上人回答。
“这是自然,”狐脸人说,“仇先生虽未露面,但与诸位同在。”
究竟是人在还是心意在,便是靠人猜想的文字游戏了。
那人得了回应,将斗笠压了压,没再追问。
与此同时,二层塔西南方的遮窗黑绸落下,挡住了露出的玄袍一角。
文福压声附耳道:“公子,大姑娘也来了。”
谢岐支手倚在窗边,他用一张边城城舆图换来永平手里的请函,而永平果然不负所望,又想方设法为她自己弄来了第二封。
这场义卖会只给特定的人发送了请帖,无请帖者不得入内,但并没有在每份请函上留有特定标记,只要有人想,随时随地都能将请函转手让人。
幕后的人对此不可能不清楚,极有可能的是——他是要以此招来真正想来参与的人,无论这些人是为了义卖会上义卖的宝物,还是为了他本人。
咚——
楼下的铜锣再次敲响。
好戏开始了。
……
太傅府。
“姑娘,还有一刻天城河那边便要开始了,”琉银揪着指头,忍不住伏身蹲在温窈身边,“我们只在此等着么?”
温窈唇角竟还有笑意,“这就着急了?”
当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琉银有些气恼,“姑娘!”
“母亲下了明令,本月都不会允许我再踏出府门半步,”温窈按着绣棚,垂眼一针一针地缝入金线,“再者开年后不久便是皇帝的生辰,她要这百字贺福图代祝家借花献佛,巴不得我一整日都针线不停的好。”
“她们臧家不是最擅绣艺么,怎的不叫那位表小姐来绣?”琉银早看透了祝家人伪善的面孔,说话也毫不遮拦,“他们一面又恨您不生子嗣,一面又变着法子利用您,您才经历丧……总之他们看着是人,内里都是吸血的恶鬼!”
琉银更不明白,为什么臧翡总能像提前知道温窈的计划般,掐着机会断掉温窈的所有后路,然后如同没事人安然无恙。
“前几日夜里,我同祝清衡说,想在今日去天城河一观,”温窈面色如常地继续绣字,“两日后,这份差事就落到了我手里。”
琉银眉头皱得能夹死蚂蚁,“果然又是他!”
从前她还天真以为,姑娘虽被娘家人剥去羽翼,至少夫家有一个知心人,能护着她,更能懂姑娘心中未尽的心事与抱负。
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男人初娶时的包容体贴渐渐被某些难以言说的占有取代,当人一心谋求之物唾手可得时,曾经的小心翼翼只会风干皲裂,露出最本始的面目。
“不,”温窈却否定道,“不是他,是温长风。”
琉银茫然,视线怔怔落在她手中如血红艳的绫缎上。
“祝清衡不是蠢人,他很清楚,我告诉了他,他便不能再从中作梗。”
否则违背他深爱温窈、尊重温窈的“人设”。
“他只会不经意透露给温长风,再由温长风出手,最后做恶人的,却是臧翡。”
倒不是为臧翡开脱,不过冤有头债有主,总要先针对“幕后真凶”,而非帮凶。
而温长风自然不满温窈“不守妇道”“野望招笑”的作为,或者说,将温窈摁在祝家的宅院里,也是温长风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
看着一只鹰鸟被一点一点拔去羽毛,关在牢笼中,再蒙上她的双眼,诱以砒//霜生肉,从此将其彻底豢养,欣赏她偶尔挣扎崩溃,美事一桩。
咚、咚——
敲门的声响仿佛跨越距离,与天塔内的铜锣声共鸣。
——“表嫂,是我,臧舒雯。”
——“申时到,义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