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路上有场乌龙,两人到家时并不算太晚。
一进家门,周盼又立即钻进灶房,点了点家里剩余的菜蔬都有哪些。
黄瓜干,胡萝卜,紫苏叶,这几样是家中常备,而土豆家里也多少还有一些。
周盼思索一番,放弃了往常饭团常备的冠山特产黄瓜干,而是取了鲜黄瓜来替。
饭包里,常加土豆泥来丰富口感,这个特点可以保留。
而她又想把自己的新吃食做的清爽一些,像豆腐皮卷那样。
而平州这个地方又没有生菜,遂她打算用紫苏叶来替。
粗粗定好大致的想法,周盼立即展开行动,她朝外唤周汤,打发她去买上颗白菜。
听见周汤回答后,她又转头把土豆丢进锅里蒸熟,等待途中便开始洗菜切丝。
等一切就绪,拿起洗净的白菜叶一包,放进嘴里后,她表情十分不满意。
这味道太~散了,虽蔬菜种类多,却莫名给人一种寡淡之感。
大体来说,舌尖就只能感觉到草味和紫苏味。
而咬起来的口感······
就跟吃了一嘴草差不了多少。
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周盼并不气馁,反而开始考虑,还有什么能增加的料。
她本打算把今日新摘的香菇也放进去,一来借着菇味提鲜,二来也可增加口感。
可兴冲冲一比划后,她发现,香菇数量有限且大小不一,放进去着实没有多少存在感,看着还小气!
周盼思索一番,觉得还不如不放。
既然往里加香菇的路走不通,周盼便把其搁置一边,另想办法。
想要避免吃草的口感,那就还得加上一些东西。
周盼思索一番,不由从紫菜包饭借鉴到些许灵感,用上鸡蛋条,咸蛋黄,肉松,如此,草的口感可以很快被抵消。
而饭包里则会加一些炸好的花生来增加口感。
可这两个办法,周盼学不得。
油虽常见,可在这个时代,油可不是家家户户用得起的便宜东西!
更不提,在这物产不甚丰饶的平州,能炼油的作物也屈指可数。
而油炸花生太费油了!她这小小食摊承担不起,放油来煎对她这刚起步的她而言,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是以,由这油的限制,这一个月来,她食摊上的东西多以蒸煮为主。
而加些肉糜以丰富口感的想法,周盼并不是没有,可早在前几版吃食时,周盼便彻底放弃。
在平州,鸡蛋的物价并不恒定,有时一文至两文钱能买一个,而贵些时候,三四文一个!
这里村子里都是农户,家家户户养鸡,所以买肉的方法变多了一项——可以能用家里的鸡蛋来易肉。
鸡蛋不恒定,肉价也是居高不下。
可用来易肉的鸡蛋数倒是稳定的很,十多枚鸡蛋才可换上一斤鸡肉来!
周盼咋舌之余,发现这与她先前看的古代贫家做饭技巧实在有出入!
她清楚地记得,那里写的,古代贫户可以在炒菜时稍稍刷一层猪油来丰富口感!
这肉价这么贵,那贫户的技法哪里是省钱小技法,简直是把食物变金贵的贵族方法!
诶,吃食没想出来,倒是想来想去,想出一堆麻烦。
周盼决心离开厨房,散散脑子。
见周盼从草棚子走出,周汤兴奋起来:
“看!阿姊,”
她把手里的东西往周盼手边一递:“于大婶给的!”
递到手的东西大约有一米长,周盼顺手接过,眼里瞬间一亮。
这是······一整张腐衣!
腐衣也叫豆腐衣,是指大豆磨浆,烧煮之后脂肪和蛋白质上凝结而成的那层油脂皮层,晾干之后的形成的薄皮状豆制品。这东西各地叫法不一,叫豆腐皮,油豆腐皮的都有。
而这腐衣不能日晒,也不能风吹,只能在架在晾坊里待其慢慢晾干。只有晾干后的腐衣才能保持韧性。
好的腐衣有薄而不透,柔而不沾的特点。
而大婶给的这些腐衣,看着就表面光亮,薄透如蝉翼,一看就品质极佳,应是一锅里的头几张。
一锅豆浆虽能挑出腐衣三百张,可越是后挑出来的,腐衣就会越厚。
这简直就是天然的保鲜膜!周盼兴奋起来,拿着腐衣又重回厨房里。
——
转眼,一夜过去。
周盼又是忙活到深夜,又早早起身。
紧赶慢赶,终于在上山的最后时限把吃食做好。
一开始上山,周家食车穿行于柏道之上,因今早的忙碌,两人都显得不太精神。
当食车推到石坊外摆好之后,众书生对今日食车上摆放的吃食好奇到不行。
“周娘子,这是何物!”
买好吃食的一位脸生书生,拿着吃食不忍下嘴。
“嗯······这算菜卷吧!”
周盼语调平静,她的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调整上,根本没有闲心去想给这东西取好名字这回事!
“这菜卷可真精致!”
虽名字普通,可不影响书生们对这外形赞不绝口。
脸生书生拿着菜卷细看,越看眼里越是惊艳。
这菜卷虽瞧着通体碧绿,可细看,外边还有一层皮,那绿是从皮里透出来的!因这绿,绿的不直接,所以才会给人一种雅致之感。看着只觉得是那种不张扬的沁人心脾!
可什么样的皮能如此纤薄又不失韧劲,张力十足,使内馅一点儿也没透出来······
书生还想细瞧,可突然被打断。
“别墨迹了,快吃吧!”
同伴看那书生磨磨蹭蹭,忍不住出声。
而那书生面色一红,不由讪笑,自己刚刚确实有些没见过世面的感觉,赶紧低头咬了一口。
菜卷进嘴,他稍用了些力才咬一口下来。
整体的口感十分丰富:外皮带着些韧,中间却是清脆,而内里则是黏塌塌的。
书生瞪大眼睛,这菜卷入口口感复杂,可味道却不散,由一种鲜味统一调和到一起。
一长条菜卷咬到中间后,才发现整个菜卷原来不止三层,里面还夹着东西!
黄瓜条,萝卜丝,还有长条蛋丝!
书生喉咙不自觉发紧,这摊主真的有的赚吗?
这一份菜卷才十五文呀!
若是没赚头,岂不是卖得越多,亏的越多!
这书生嘴巴灵,能吃出菜品用料好坏。
这菜卷最外面的豆皮,又薄又韧,品质相当不错,用的也不是从豆浆锅里后挑出的那种便宜货。
头几波挑出来的豆皮,金黄薄亮,最是柔韧鲜香。
而后挑出来的,因豆浆会越煮越黏稠,挑出来的不如前者轻薄。
以薄厚自然可以区分出两者,但不代表没有别的办法。
两者还有一个不同,便是在味道上,后者虽厚,但口感更扎实,豆香味自也更足。
摊主挑选豆皮显然是用了心思的,为了突出鲜味和清脆,便选用了豆味更淡,价也更高的头锅豆皮。
豆皮价高,这菜卷里别的东西才是另有说法!
那东西,不是菜,也不是蛋,而是鲜味。
如果用料不扎实,是根本出不来那样的鲜味的!
海味里有鲜味,鱼也有鲜味,菇里也有鲜味。
鲜味不属于酸甜苦辣中的一种,这种鲜的滋味,一尝过就让人难以忘掉。
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酸甜苦辣那么的刺激,整体非常柔和,却很提神,且让人吃不厌,吃了还想吃。
这菜卷里呈现的便是菇类的鲜味,如没有大量高品的菇,是不会出现这种,让人忽视不了的鲜味的!
如此算一算成本,这摊主简直毫无赚头!
今日这菜卷,光是看一眼,周汤就觉得一阵肉疼。
这吃进去的哪是菜啊,是钱呀!不然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味道。
昨日,看阿姊把菇放到一边,她本来还在暗自开心,这白得的菇不用钱,最后,就算阿姊用不上,也可以拿到去集市上换钱!
这样,又能赚上一笔!
随后,她还趁着阿姊不注意,偷偷拿着菇仔细检查一番,心里给这些菇都标好价了!
谁知,阿姊只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却又打起了这菇的主意。
为了食摊生意,她只能忍痛割爱,可不想阿姊居然越来越过分了!
今日家里的灶,从昨晚开始,足足燃到今日离家之时!
灶里每多烧一根柴,周汤心里就多滴一滴血。
一夜,她眼睁睁地看着这火烧了一夜。
周汤伸手,摸了摸自己青黑的眼袋,她的血早就被放干了!
深吸一口气,周汤从回忆中回神,四下一扫,她直觉今日非常不正常。这都等了许久,怎还不见书生们有动作!
难道,今日他们不打算来这第二份了?
周汤瞬间惶恐,与周盼交换了一下眼神。
周盼却是一脸的无所谓。
今日的菜卷依旧广受好评,那就证明她所耗费的功夫没白花,周汤给她的白眼也没白受。
香菇量少,放进菜卷里存在感不高,她本第一时间把菇搁置,可香菇那鲜味她实在舍弃不掉。昨日纠结许久,她想了诸多办法。
周盼本打算用香菇熬上一个素蚝油,可熬素蚝油不是只有香菇便万事大吉,所需的海带、紫菜和酱油,她手里一样没有。
打消了这个念头,周盼便只能在香气做功夫。
众所周知,若是想要做出的菜品达到高品质之效,所用食材那便是越新鲜越好,可香菇的使用方法却有违这一常理。
干香菇比新鲜香菇的味道更为香浓。
由此特性,她只需把鲜菇烘干后,再与菜蔬一同焖煮,那即使香菇再少,那释放出的香气便可成倍剧增!
而今早出来的成品也如她预料,菇的鲜味给这菜卷着实增色不少!
周盼勾了勾嘴角。
而这时,嘀咕一番后,书生们围聚的圈终于有了散开的迹象,纷纷都凑到了食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