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还在寻思,听到定北王掷地有声地说“宽宥!圣人,臣十三年未入朝堂,竟然不知妄议亲王就一句宽宥便可恕其无状么?”
文帝看向刑部尚书,“李尚书,律法如何?”
李谨略沉声道:“律令曰,奏事不以实者,徒二年。请圣人明断。”
“今定北王回京,乃大喜之事。他为安定大朔边陲鞠躬尽瘁,前月又平定回鹘,真是天佑我大朔,喜上加喜。定北王有大功!”
吴王宇文瑜、楚文宇文琛、齐王宇文璎先帝诸子、太子宇文颢、文帝第三子宇文恪等亲王皇子、诸大臣被平定回鹘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回鹘平定了!先帝七次出征均未能将其收服,定北王这是立下了赫赫之功呀!
“今御史大夫张延英虽负纠察之职,然未及明查便妄议定北王,杖六十,免御史大夫之职,降为代州太守。”金吾卫立即将还未回神的张延英拉下去行刑。
文帝又兴高采烈地说:“今定北王平定回鹘,礼部择吉日献捷于太庙,并告齐太公庙。定北王定夺平回鹘有功之臣,回京献捷。”
“臣谨遵圣谕!”定北王并没有居功自傲,为人臣笃厚恭谨得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众大臣也赶紧行礼:“臣等恭祝圣人!恭祝定北王!”
给事中让众朝臣退去,只将定北王留在了殿中。
只见文帝走下御座,拉着定北王的手,满心欢喜地道:“五郎幸苦了!如今伤势可是大好了?若是大好,后日举办宫宴,给你庆功。宫中太妃和长公主们许久不见五郎,甚是想念,尤其是皇子及公主们都未见过五郎。五郎文武全才,这些侄儿还需要五郎教导。”
定北王接过文帝的话:“臣无碍。说起教导,昨日臣在揽月阁遇到太子殿下,问起太子的功课,如今便向圣人请旨,教导太子及诸皇子的武艺。”
“那可太好了。诸皇子得五郎教导,那真是如虎添翼。”
“臣另启圣人,回鹘虽臣服于大朔,然吐蕃仍是我大朔的威胁,臣需尽快回陇右整饬军务。臣自十五岁开始,就未尽孝于太妃膝下,特请旨,允臣将沈太妃接入定北王府小住一段时日。”
“理当如此,五郎今日就将沈太妃接入定北王府,好好孝敬太妃,朝中事务暂时无需劳心。”
定北王心道,他这个皇兄定是害怕他在京中与大臣有来往,连不让他处理朝务的借口都找好了。
正好,他此次回京也不为此而来,也不需为此而来。文帝对他怀有戒心,夕惕若厉,自以为掌控一切,殊不知早被他早已釜底抽薪。
“臣谢圣人恩!”
辰时一刻,徐良跟随定北王悄悄来到了太清宫。
位于京城中心的太清宫,占大宁坊西南一隅之地约二百亩,是皇家道观,建筑奢丽高大,从城门遥望,宫殿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窅若天中。
定北王的姑姑金仙大长公主就在太清宫出家为道士,道号妙语真人。
大长公主与沈太妃自幼便是闺中密友,未入道时,时常到明光宫清思殿与沈太妃一同照顾定北王。入道后,定北王亦时常到太清宫探望大长公主。奈何前几年羽化了,沈太妃还为此伤怀了好久。
道观如今的道长妙真是大长公主的亲传弟子,定北王幼年随沈太妃来探望时,她在大长公主身边侍奉,与定北王亦相熟。
道观的内里花木繁茂,浮苍叠翠,曲径通幽,一派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气派。穿过天尊殿和老君殿,定北王和徐良来到了自成一院的精思堂,这是妙真道长的住所。
见到定北王的妙真道长,一向的仙风道骨也透出几分凡尘俗世的气息。
“王爷这些年可好呀?”
“有劳道长挂念,本王一切安好。本王今日前来,有一事欲得道长相助。”
妙真停止拨动手中的菩提子念珠,微微一笑:“贫道昨夜卜卦,大约知王爷今日前来,应该与四月初八一事有关。王爷无需挂心,那娘子一切皆有命数。”
定北王心里一愣,原来自己是不信今生前世修道轮回的。但自从做了那些怪梦以后,似乎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便道:“道长神机妙算。那有劳道长。”
徐良听得云里雾里。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定北王,向来把一切握在自己手中。别说道观寺庙,就连告太庙都不当一回事,如今怎么还求助神佛了?
一盏茶后,定北王起身道别。
这时,妙真道长从花梨格柜中拿出一物件,道:“妙语仙师羽化前,让贫道将此五明扇赠与王爷。还说王爷为保大朔太平,杀戮甚重实乃无奈之事。此扇乃祖天师供奉至今,又经妙语仙师多年供奉,保王爷一生平安顺意。还请王爷供奉珍藏。”
不等徐良伸手,定北王自己就接过扇子,正准备说道谢的话,又听妙真道长说:“贫道观王爷面相,似乎有红鸾星动之兆,但却因果未卜。”
“不瞒道长,近日确有女子入我梦中。还请道长指点。”
“世人行走俗世,心蒙尘埃。王爷一生只知保家卫国,如今红鸾星动,实乃国之幸事。”
“道长,本王要如何做?”
妙含笑而道“王爷只需问问自己的本心,跟随本心。只有守好本心,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回府路上,定北王目无表情,可徐良心里炸开了花。红鸾星动?红鸾星在哪里?又回想起前些日子收拾被褥之事,王府真是要有女主人了吗?
定北王和徐良驰马至王府门前,就有廐牧长将马匹牵入马厩。
刚入宅门,只见汪福泉手持拂尘面露急色,匆匆地赶了过来。
汪福全原是定北王在宫里时照顾他的总管内侍,定北王开府以后,就当了定北王府的总管。
“王爷可是回府了,太妃刚接入……接入府里了。”汪总管有些气喘吁吁。
“接入府里便好,慌什么?”内侍自小受过训练,回话时从容恭敬。
“太妃入府后要唤寒烟、寒柳过来说话,但…….太妃先是艴然不悦,后黯然垂泪。奴宽慰了一阵,不见成效。”
定北王疑惑不解眉头紧蹙地看向徐良:“寒烟?寒柳?”
“就是前日王妃赐的两个侍婢,末将将其送入大通坊的玉清别院了。”
玉清别院位于京郊,占地三百多亩,风景秀丽,是先帝赐给定北王的别院。
定北王瞥了徐良一眼,向后院走去。
见沈太妃坐在坐榻上垂泪,挥手让人退下关了殿门,定北王过去拜手道:“阿娘昨夜可曾好睡?”
沈太妃爱哼了一声,对他的问安置若罔闻。
定北王又道:“儿刚由太清宫回府。今去拜见了妙真道长,这是妙语真人赠儿的五明扇,还请母亲为儿供奉。”
这下太妃才看了他一眼。她自然知道五明扇的来历,没想到妙语真人竟然将此道家宝物赠与了定北王。
她恭恭敬敬地接过扇子,才给定北王个好脸,问道:“我儿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若是相不中寒烟寒柳,那母亲……”
“母亲莫急,今日妙真道长说儿有红鸾星动之兆,然结果未卜,需问儿的本心。此事母亲切莫话与他人。圣人一直对儿多有忌惮,莫要让他人有了可乘之机。”
沈太妃经历过深宫无数的波谲云诡,自是知道利害关系。
拉过定北王的手,拍了拍,说道:“母亲省的,但我儿也需早些成家。今日早朝,圣人可让我儿领了什么差事了么?”
“阿娘,儿十三年未承欢膝下,现下该好好陪陪母亲。”
沈太妃听后,一脸担忧,道:“如今我儿回京,身边仅有三十二虎贲飞骑,儿还需尽快回陇右。”
“母亲,朝堂之事,勿要再议,也勿需担忧,儿定不会将母亲置于险境之中。”
这时,门外的徐良回禀:“长宁郡主在门外求见王爷!”
沈太妃忙道:“糊涂,长宁郡主连入隆庆宫都无需通传,我儿,怎么她还进不得你这定北王府么?”
“徐良,本王看你回京后就不会办事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处处都是纰漏!”
吓得徐良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只因非长宁郡主一人到访,卑职觉得还需先通传。”
“另有他人?”
作者有话要说:徐良将军,你如此八卦怎不亲自问问定北王的红鸾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