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都市言情>妈妈我再也不敢了[快穿]> 第16章 七零年代极品妈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七零年代极品妈16(1 / 1)

云汐其实比他们更早知道分地的事,她毕竟在市政府工作,全市有什么动向,政府职工都是最早知道的,甚至大队长来开会,她还碰过面呢。

当时大队长就有点担心,怕云汐偷摸找他走关系,让他暗箱操作给她分地。毕竟六亩地收成不少,云汐上班不能种,给几个儿女和孙辈还能一人分一亩呢。

就算云汐不给儿女,租给分不着地的知青也能多个稳定收入,这是多大的便宜啊?简直天上掉馅饼,谁都不甘心错过的。

但云汐压根没提这茬,大队长放心的同时反而替她惋惜,跟她说:“你要是到城里工作没转户籍,这次就能分到六亩地了。搁早先,一个人能拥有六亩地,绝对是吃穿不愁的人,要是一大家子在一块儿生活,那男女老少的地加起来就相当可观了。谁能想到突然政策就变了呢?”

云汐笑道:“各有各的好,我拿城里户籍才能转正涨工资,才能享受免费领粮油肉票的福利,这半年才能过这么好啊,不亏。

再说我现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工资尽够了。村里上等的好地有限,少我一个,好地就能多分一点给别人,都是乡里乡亲的,大伙过得好点,我也高兴。”

大队长在村里,一辈子见到的人都是斤斤计较,爱贪便宜。日子不好过啊,有时候因为一根葱都能打起来,冷不丁听云汐这么说,顿时觉得佩服。光这想法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怪不得人家能成功呢,就是敞亮!

所以董家人幻想的云汐后悔莫及根本不存在,反倒是他们在签字领地的时候,跟村里人闲聊漏出一两句得意和嘲讽,笑话云汐瞎折腾没捞着土地,让大队长十分看不上眼。

大队长冷哼一声,斜眼看着董家人,道:“李姐人家有真本事,去省城培训都能考第一,断桥抢险都能立功,听说工资都涨到30块一个月了,单位还奖励她一台自行车。

她在城里能领粮油不说,平时给各单位讲座,各单位都得招待她吃好的,罐头糕点啥的往手里塞,她都吃不完。在乎咱这几亩地?

李姐是咱这走出去的厉害人物,大伙可别听他们瞎嘞嘞就笑话嫉妒李姐,李姐说了,她吃饱不饿就行,不跟咱抢地,让上等的好地多分点给大伙。她一直念着咱们呢,咱在市政府有这么一位老姐姐不是大好事吗?大伙说对不对?”

“对!大队长说得对,就像上回老刘家媳妇难产似的,那不就是李姐给安排的吗?李姐念着咱们乡亲,咱可不能幸灾乐祸。”

“就是,还是亲生的呢,啥玩意就不盼着亲娘好,怪不得李姐认别的儿子不认你们,换我直接打断你们的腿,还能让你们瞎嘞嘞?”

“等我地里头收成了,我就给李姐送几袋子菜去,让她吃上咱地里新鲜的菜,有家里的味儿!回头啊,我家小子闺女在城里念书,托她帮忙看着点,有啥事也能找李姐帮忙不是?”

“对对对,我也送,咱大伙儿一块儿呗,这是咱的心意,又不求李姐干啥,就为让她在城里吃得舒坦点,吃咱种的菜亲切!”

“对,没错,到时候咱大伙儿一块儿送。”

董家人简直不能理解,他们有毛病吗?还要去给云汐送东西,不就是在市政府开车、管后勤吗?能帮上啥忙啊?真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连云汐那种老太太也要讨好。那就随他们去,等发现云汐给不了他们好处之后,他们就该骂了,看看到时候大队长还说不说云汐是村里的骄傲。

因为分地,云汐又成了全村热议的焦点。不少人都觉得云汐敞亮,村里人其实遇到过很多不公平的事,吃亏也只能自己认,没处说理,就是因为对方有关系有门路。

像现在云汐是市政府的,还救过市长的家人,那么有本事到处开讲座。要是真想分这个地,暗箱操作一下,把户籍再弄回来就行,除了经办人,有几个知道云汐是城里户籍的?

这其中能操作的地方多着呢,他们就知道有个人有两个户口,在城里和乡下都入了户籍,反正是在纸上登记存档,平时没事也不会互通消息,谁也不知道。然后城里和乡下的福利政策就都能享受了。

当然这种事需要很有人脉才能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次云汐丝毫没想过用关系分地,回来占便宜,他们觉得云汐做人做事真大气。对比董家人幸灾乐祸的模样,越发感觉云汐不认他们,就是他们人品太差。

原本因为分地想着董家人条件还可以,想和董志勇、董芝芝说亲的人家都打起了退堂鼓。条件好不好是次要的,人品差肯定不行。所以董家人又回到了被孤立的状态,路上碰见都没人跟他们打招呼。

董家人能干啥?他们只能幻想着自己得了地越过越好,盼着云汐开车出事,被单位开除,无家可归回来求他们。

不过短时间内他们是见不到云汐了,眼前面临的就是种地的辛苦。以前挣工分集体干活,还能磨洋工偷偷懒,现在地是自己家的,不卖力就是吃亏,可不就得起早贪黑的干吗?

以前干活好多窍门都是云汐指点他们的,现在离了云汐,他们东忘西忘,这干不好那干不好的,没少让村里人看笑话。越发突显出云汐的能干和他们的废物。几人狡辩说他们的长处不在种地,这话可没人听,乡下人不会种地,那倒是拿出本事去找工作啊。啥啥都不行就闭嘴好好干。

几个人累得苦哈哈,短短半个月相貌就成熟不少,连董芝芝的脸都变粗糙了。再一想,他们累死累活吃得这么差,云汐一伸手就给干儿子一百块,心里越发不平衡。还念叨起云汐分家分得不公平。

当初以为云汐买工作把钱都花了,后来才知道她是救了人得的工作,那钱不就被云汐自己贪了吗?还有董志勇给云汐那五十块,既然是从以前账上偷的,还回去也该平分给大家才是。还有家里的粮食呢,云汐走后,他们就没找到家里那么多粮食,这半年还是借粮吃的,云汐自己不知道贪了多少。

不过这话压根没人信,他们一家人已经没有任何可信度了。大家当个笑话听听也就算了,大队长还让他们别造谣,拿不出证据就闭嘴。

他们上哪拿证据?只能憋憋屈屈地咽下这口气,每当日子不好过的时候都会想起云汐。相当于云汐不用回家不露面都能让他们不好过。

董志勇和董芝芝在村里算年纪不小了,眼高手低找不着对象,好在这次分地后终于有了契机。知青不属于村里人是不能分地的,日子过得苦哈哈。他们兄妹有房子住、各有六亩地,还都上过学,和知青有点共同语言。

熬不住苦日子的知青就找他们相看,相看不久,董志勇就娶了一个好看的女知青,能说会道又爱笑,董芝芝则嫁了知青里的老大哥,人稳重又会照顾人。兄妹俩都很满意,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起了日子。

开春以后,乡亲们给云汐送了点炕头种的豆芽、大葱啥的,顺口就提了她两个孩子结婚的事。在他们看来,董志勇和董芝芝实在是不像话,惹了老娘生气,去哭去求也得把人求回来啊,哪能自己做主就结婚了呢?这叫啥事?

云汐听了也很惊讶,这她还真不知道,不过打听了一下是那两个知青,她就笑了。那个女知青确实好看,才来了两年就有好几个小伙子看上了,但女知青都没同意,不是嫌这家人口多,就是嫌那家婆婆嫂子厉害。

现在她突然嫁给董志勇,估摸就是看重董家分家了,不用应付妯娌和小姑子,上头还没有婆婆,而董志勇自己有房有地还捏着点存款,长得不错又嘴甜,要是拿捏住了,能比村里其他人都强。

那个知青里的老大哥来了八年了,比董芝芝大十岁!的确很会办事,很细心会照顾人,但这么多年都没成家就是一直惦记着回城,现在估计是回城无望,看见村里人都分了地,才决定和没家人又还算漂亮的董芝芝结婚。

现在的政策是他们领证把户籍入了就能分到地,当然这样的外来人要是离婚走人还得把地还给村里。他们有了地,跟董家兄妹也能把日子过起来。说白了还是有利可图,看中的并不是董家兄妹本人。

云汐笑了是突然想起再过大半年就要恢复高考了,董家兄妹找了两个知青,还是两个不老实心一直往外飞的知青,到时候说不定要闹出什么事呢。

他们还想看她笑话,先看看他们自己是不是笑话再说吧!

云汐放假要去废品站淘弄几本旧书看,招呼着小张一起。看见有课本就一起买了给小张,“不管干啥,学知识都是最有用的。你把知识都捡起来,将来要是有更好的进修机会,说不定就能把你选上。目光放长远点,咱不光和身边的人竞争,还要和省城的人竞争,多学点准没错。

琴姐家里那口子是高中老师,回头我打声招呼,你不会的去问问,提两瓶罐头嘴甜点知道不?”

“知道!”小张对于学课本上的知识没啥兴趣,但也不抵触,他喜欢的是云汐为他张罗操心的这份心,好像终于得到了迟来的母爱,所以特别听话,抱着书乐呵呵地应着。

云汐也挺高兴,干儿子还挺贴心,这对比不就来了吗?等恢复高考的时候,让大家看看她用心培养的孩子会多有出息,再看看那些白眼狼,离了她啥也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