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游戏竞技>流放路上,全家逃荒> 第28章 第 2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第 28 章(1 / 1)

他们继续往前走,脚下的路竟然越来越宽,原本狭窄的山间小道渐渐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土路,路边的积雪也被踩得结实,显然是经常有人行走的痕迹。

“这条路怎么这么宽了?”黄小勇忍不住问道,眼睛四处张望,脸上满是好奇。

“是啊,看着比咱们之前走的路好多了。”陈铁柱也附和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

再往前走了一段,远远地,他们竟然看到山下是一片密集的房屋,屋顶上还冒着袅袅炊烟,像是个小镇。那镇子比韩元庆他们之前经过的青天镇还要大,房屋错落有致,街道纵横交错,远远望去,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热闹感。

“咱们应该是已经进入营州地界了,这很可能是安阳镇,和咱们幽州挨着的,我之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过。”黄大娘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远处的镇子,语气里带着一丝笃定。

“安阳镇?那可真是太好了!”黄大勇兴奋地说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咱们总算是到了营州地界了,到这里就好了,那些契丹杂碎就不敢过来了!”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沿着山路往下走。山下的镇子越来越清晰,镇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今天显然是集市,镇上的人还挺多的,许多人从附近的村里赶过来,街道上摆满了各种摊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

“今天是正月第一场集,难怪这么热闹!”黄大娘笑着说道,眼里满是欣慰。

一行人走到镇门口,门口的牌坊上刻着“安阳镇”三个大字,字迹斑驳却依然清晰可见。镇门口站着四个守门的差役,正懒洋洋地靠在墙边晒冬日难得的太阳,看到他们一行人过来,也只是随意地检查了下身份户籍文书,并没有多问,显然最近见过很多流民队伍了。

韩守信一家人被黄家和陈家人围在中间,官差没有注意到他们就放行了,也没注意到他们一家没有身份户籍文书。他们连忙松了一口气,幸好有这两家人作伴,不然镇子都进不了。

一进镇子,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不暇接。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布匹的、卖粮食的、卖锅碗瓢盆的,还有卖糖葫芦、烤红薯、油炸糕的小摊,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镇子可真热闹啊!”黄小勇兴奋地东张西望,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是啊,比咱们镇强多了。”陈铁柱也感叹道,脸上满是欣喜。

“难怪说营州是个好地方,大家都还不信,看营州人可比咱们那边有钱得多啊!”陈老大也忍不住感叹道。

黄大勇接过话头,“那是当然!就说没来错,早听说营州的边军厉害得很,那些契丹杂碎根本不敢踏足这里。没有他们骚扰,这边又地广人稀,日子自然好过。”

“那营州城肯定更好!”黄小勇兴奋地插嘴,“咱们要是能去营州城,肯定更好讨生活!”

黄大娘笑着看了看激动的儿子和孙子道,“先别急着想那么远。咱们现在手里有藕,不如先找个地方卖了,换些银钱,不然推着太沉了。”众人纷纷点头。

韩元庆兄弟俩拎着沉甸甸的藤筐,黄家和陈家的独轮车上也堆满了藕,一行人沿着街道往前走,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卖菜的摊位。

“大叔,您这儿收藕吗?”黄大勇走上前,笑着问道。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看了一眼他们筐里的藕,眼睛一亮:“哟,这藕看着不错啊,你们从哪儿弄来的?我们这儿可少见!我当年还是在城里才看到过。”

“从山上沼泽地里摸的,新鲜着呢!”黄大勇赶紧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摊主点了点头,伸手拿起一根藕仔细看了看,但到底遗憾道:“我这小摊可吃不下,你们去聚合楼,那可是我们镇上最大的酒楼,他们说不定能吃下。”

众人听了摊主的建议,连忙道谢,随后按照指引找到了聚合楼。酒楼门口人来人往,看着还挺热闹的,可他们一行人衣衫褴褛,刚走到门口就被店小二拦住了。

“哎哎哎,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这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店小二皱着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嫌弃。

黄大勇赶紧上前解释:“小哥,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是来卖藕的。听说你们酒楼可能需要,能不能让我们见见掌柜的?”

店小二打量了他们几眼,见他们确实不像来闹事的,便进去通报了掌柜。掌柜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走出来看了一眼他们带来的藕,眼睛顿时亮了。这些藕新鲜饱满,品相极佳,正是开春时节招待商队的好东西。他心动了,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冷静。

“这藕看着还成,你们有多少?”掌柜问道,语气平淡,似乎并不太在意。

“两车外加三筐。”黄大勇指了指身后的藕堆,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

掌柜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说道:“太多了,我们酒楼消耗不了,会放坏的。”

黄大勇一听,顿时有些着急,连忙说道:“掌柜,您要多少都行,您看着给价。”

跟在后面的韩守信一家简直觉得没眼看。黄大勇这话一出,等于直接把定价权交了出去,掌柜的肯定会压价。他们做惯了生意,自然看得出来掌柜是看中了这些藕的,不然也不会浪费口舌。可他们脸上有刺青,没法露面,只能藏在人群后干着急。

果然,掌柜的给出的价格并不高。这么难得的好东西,他只开出八文钱一斤,还不如普通的猪肉价格高,猪肉在这里都要十文钱一斤。

不过,掌柜的还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这价格已经不错了,我也是看在你们不容易的份上才全买下。要是换了别人,可未必愿意收这么多。”

黄大勇算了算,自己一大家子共有200多斤藕,能卖1600多文钱。这可是白得的,全家人往常几个月都不见得能见这么多现钱。他一时心满意足,连声答应了下来。

韩守信也没办法,只得接受这个价格。他们家没有那么多藕,三筐只有60多斤。他想了想,只拿出一半来卖,其余的自己家留着吃,将近200文,倒是和林夕之前卖赤灵芝和陈皮得的钱差不多。

所以林夕还觉得价格还行,足见这藕在北方属实是难得的好东西。她悄悄摸了摸藏在空间里的几新鲜藕,心里暗暗想着:等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一定要找个地方试试种这些野藕。

黄家和陈家则是一点都没舍得自己留下,全部都卖掉换了银钱。

“这下好了,咱们有钱了!”黄大勇兴奋地说道,手里攥着五家分后的铜钱,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兄弟四人和妹妹一家做五股分,另外一些零头则给了黄大娘。

林夕观察到他们一家如此行事,心里颇为赞同。实在是现代她见多了那种兄弟反目的,无非都是为了一些小处不公平。如果行事公平,倒是能够走得长远,一时心里庆幸自家能遇上这样的同行人。

这边黄大娘也露出了笑容:“有了这些钱,咱们先去买些粮食和盐巴,再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个落脚的地方。”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林夕一家藏在队伍中间,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也感到一阵踏实。

一行人继续在集市上逛着,买了一些粮食和盐巴之类的必需品,又打听了几处可以歇脚的院子。还真被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空院子,主人回老家了,委托了邻居租给来往的商队。一晚上要20文,虽然价格不低,但锅灶台都有,三家人合计后咬牙租下了。

大家都太疲惫了,需要好好歇歇,一时又不用担心追兵,休息好了再出发。

“总算有个地方能安稳睡一觉了。”黄大勇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轻松。

“是啊,咱们今晚好好歇歇,明天再继续赶路。”黄大娘挥了挥手,语气坚定,脸上带着笑意。

“走!”众人齐声应道,脚步轻快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