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分成(1 / 1)

012.

这段时间,惦记戴琳琅的报馆确实不在少数。

小报馆就不提了,它们实力较弱,但凡见到热门书的作者,都渴望往自家报馆里搂,可没有实力,也就是想想罢了,采薇报社都不会有什么危机感。

能让采薇报社感到危机的,还是跟自己同等量的报馆。

这时代,报馆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越是体量大的报馆,越是需要优秀的作者。

在《主母重生复仇记》刊登以来,采薇报社的竞争对手可是各种打探作者陈三愿的来历,怀揣着什么心思,大家伙都知道。

现在采薇报社把人签下来了,也是放心了许多。

虽说签下来也不是万事大吉,挖墙脚的事在哪一行都很常见,采薇报社被挖过作者,也挖过别家的作者,自然不会觉得签下来就算是自己的了。

但是,同行都知道一旦签约就存在违约金问题,且这些年随着大梁小说行业的成熟,许多报馆的违约金都定得很高,尤其是针对新人,合同不会多么地宽松。

采薇报社对戴琳琅的契书采取了保密措施,其他人在不知情,对作者陈三愿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大多会认为她的合同条款估计不怎么友好,最起码对要挖墙脚的报社来说是不友好的。

报社挖作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只会把陈三愿的违约金往高了猜测。

这时候要挖人,就得做好替作者出违约金的准备,不然谁会轻易撕毁契书呢?

而新人作者的投资风险性是比较高的,在没有足够利益可图下,其他报馆也不会轻举妄动。

是以,采薇报社才能说松了口气。

最起码,短期内是不用怎么担心了。

搞定了签约作者的事情后,出版这事也提上了日程。

通常来说,一篇小说有没有发展潜力,在连载几期就能看出来。

《相思》旬报的编辑通常会在长篇连载过半的时候,对一篇小说进行出版评估,如果评估过了,那就可以谈出版的事情。

如果评估不过,她们就会放弃这部小说的出版计划。

《主母重生复仇记》很显然是非常有潜力的作品、不,现在应当说成是有实力的作品了,毕竟《相思》旬报创办以来,除了早期为打出宣传而特意邀请的大神作品有这样的讨论度,至今就没有再出现第二例如《主母》这般掀起热度的小说。

可《主母》的作者完全就是新人,在读者基础和影响力上完全不能和大神作者相提并论,宣传投钱上面,也毫无可比性,可以说这本书是纯粹依靠自己的质量起来的,在它正式连载前,《相思》旬报工作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象到它能有这样的热度。

即便是作为该作品责编的赵瑾瑜,曾在心里预测期盼过它会火,但都不敢做出它能让《相思》旬报销量翻倍,说书人竞相采取,其他报纸杂志下场点评的美梦来。

只是一个新人,还没毕业的新人的作品啊,谁敢梦这么大呢?

结果现实告诉大家,新人天才的时候,真不能以常理推断。

而这样热度的作品没法出版的话,那其他也不用谈了。

现下正是小说行业繁荣的时候,没有短视频也没有电影电视剧,小说就是大梁百姓日常的消遣,相应的,在这时代要出版一部小说也并不难。

采薇报社有很丰富的出版经验了,只要跟作者谈好,马上就能开始进入出版流程。

签约作者契书的时候,采薇报社跟戴琳琅争取了《主母》这本书的代理版权,也就是将这本书的出版权和戏曲改编权给采薇报社代理,为此,还在其他条件做出了让步。

戴琳琅综合考虑之后便同意了,毕竟她在这行业就是纯新人,而采薇报社在版权运行这一块并不拉跨。

契书签了之后,采薇报社就大方地将戴琳琅的稿费从千字800文提高到了千字1200文,《主母》前面连载的内容还补发了提高的稿费,并且结了整本书的千字尾款。

也就是说,戴琳琅这本书的千字稿费就拿了144两,还有《相思》旬报给的5次共计50两银子的奖励,以及签约作者契书时的20两银子,截至目前这本书已经为她赚了214两银子。

214两银子,在老家肇兴城都可以买个房子了,也难怪小说行业竞争激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想要闯入其中了。

而这还不是这本书最终创造的收益,出版单行本,戴琳琅还能拿到分成收入。

大梁小说行业的出版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买断,即一次性支付作者约定的稿酬,之后书籍不管是否有加印,作者都没有额外的收入。

另一种则是千字稿酬+销量分成的方式。这种方式会依赖作品的销量,销量越高,作者拿到的分成就越多,反之亦然。

两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主要是看出版方给的条件是什么。

出版方给的条件好的话,买断还比分成更有优势。

分成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尤其对没有读者基础的新人作者而言,分成的收益往往很不乐观。

不过现实很多时候买断对新人也很不友好,因为没有名气,出版方给的买断价格高不到哪里去。

总之,在新人时期,稿费上都谈不上友好就是了。

这也是一开始赵瑾瑜没跟戴琳琅谈出版的理由,当时她是纯新人,不可能会给她高价的。

如今戴琳琅虽然还是新人,但却是“强势”新人了,《主母》热度的高涨,让采薇报社对这本小说也抱起了期望,在评估过后,愿意给出800两的出版买断价格。

这个价格谈得上是高额买断了,须知道,一些小报刊给新人的买断价格是有可能低到五两银子的。正常的报刊,给新人作者的价格往往也不会超过100两。

采薇报社给戴琳琅的这个价,得有点名气的作者才能拿到。

就是按照10%分成销量来计算,定价68文钱的单行本,也得卖出12万册左右,作者才能拿到这个钱。

但现实就是《相思》旬报这几年来总销量超过12万册的小说,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毕竟《相思》旬报平均每期销量都在三十万左右,里面刊登的长篇小说都是报刊编辑精挑细选的,怎么出版之后,销量破个十万都没有呢?

可数据不是这样粗暴对等计算的,报纸的销量是报纸的,单行本的销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大多数的作者在购买《相思》旬报的时候,为的是整个报纸的小说质量,其中短篇小说占据了报纸的大头,长篇小说要是不好看,但因为报纸上其他短篇小说符合口味,读者也会购买。

《相思》旬报平均每期三十万左右的销量,大部分都是报纸本身的粉丝读者贡献出来的。

而这里面,有多少能转化为刊载的长篇小说的读者,就不一定了。

一般来说,《相思》旬报对长篇小说有3%~5%左右的转化率,就算正常的。

当然,这些说的是一般情况,像《主母》这样的小说,就不能以普遍的规律来计算。

采薇报社觉得,假设《相思》旬报目前新增的三十万销量有二十五万是缘于《主母》这篇小说的话,排除掉囊中羞涩,难以出起或舍不得再出68文买单行本的读者,以及觉得在报纸上看过了剧情,不想再买单行本的读者,还有其他种种因素不会购买单行本的读者,按照30%的转化率计算的话,也能有个七八万销量,加上《相思》旬报原先30万销量的3%~5%转化率,以及后期连载新增的读者,投入的宣传,《主母》单行本销量要突破12万应当不是难事。

所以综合考量之后,报社才会给出800两的出版买断报价。

这对任何一个新人作者来说,都是一笔很可观的价格了。

然而戴琳琅最终还是拒绝了。

不是因为她有什么穿越者的盲目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够顺风顺水作品大卖,而是在收入两百多两银子后,她手头上并不缺钱,现在又是在学校,没有什么紧急迫切的大开销,既然如今,她自然也想要试着博一下。

就跟报社出高额买断想赌一把一样,戴琳琅也想试试,在这个世界出版的第一本书,能不能给自己什么惊喜。

反正她还年轻,赌得起,没必要盯着八百两银子不放。

“既如此,那就谈分成吧。”

戴琳琅在签约作者的契书上要求了契约期间写作出版的书,若是谈分成,最低都要10%,当时采薇报社也就这一条讨论了许久,因为正常来说,新人的分成都挺低的。

虽然他们乙级作者签约标准给的是10%,但那都是有高要求的,完不成要求,契约等级有可能会下降,届时分成标准自然也能降。

而与戴琳琅签署的契约是不能下降的,不管她的作品如何,哪怕质量差,最低都要给10%,优秀的作品还要再谈。

《主母》这篇小说,怎么看也不能用10%的最低分成,可若是给高了,报社这边也不太愿意。

双方讨论之后,最后决定采取阶梯分成。

15万销量以内,按10%分成。

15万~20万销量,按12%分成。

20万~30万销量,按16%分成。

30万~50万销量,按19%分成。

超过50万销量,则按照22%分成。

至于再往上,就没有说了。因为小说行业发展以来,销量超五十万册的,少之又少,就是当年掀起古代言情小说热的《玉奴娇》,当年的总销量都没破五十万,也就是再版多次之后,销量才冲上了一百万册,成为百万畅销大神作者。

而自她之后这样的百万畅销书作者,屈指可数,其中是新人作家的,一个都没有。

新人作家别说是畅销百万册了,这十年来,就是销量破五十万的,一个也没有。

所以分成提到五十万这个阶梯,基本就万无一失了——在当下,采薇报社确实如此评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