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江躺不住,歇了会儿缓过劲来,就出去找房东他们闲聊,顺便打听下夜市街情况。
陈大爷是本地人,人脉广,镇上的事情都知道点,而且之前的租客也有在夜市摆过摊的,还真科普了不少细节,像是夜市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基本上从五点半到十一点半,出摊赶早不赶晚,因为摊位是免费的,也没人管理,夜市街秩序全靠自觉,也就是说摊位都不是固定的,早点去也能尽量占个好位置。
林南江聊完回来跟媳妇合计,都觉得第一次出摊要慎重,遂提前了一小时到夜市街,算是最早出来的一批人。
柳素琴觉得,免费摊位有利也有弊,省钱是没错,可没有专门管理的人,要是跟同行产生矛盾也只能自己解决,对方讲理还好,万一遇上混不吝,甚至是混社会的,他俩势单力薄,还真刚不过。
那他们初来乍到,就不能太招摇,林南江想去最中间位置,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夜市街中间那些摊位是人最多的,街头次之,街尾最差。
尤其是小吃摊,很多人兴冲冲来逛街市,往往还没逛到最后,肚子就饱了,排在街尾的小吃摊就很吃苦。
林南江选中间是正确的,但柳素琴却拉着他去了靠前的摊位。
虽说这里先到先得,但哪都有地头蛇,他们这种小虾米还是不要贸然去抢黄金旺铺了。
林南江不理解但听话,先把唯一的凳子递给媳妇坐着休息,他自己则是起袖子把三轮车上的东西一样样搬下来。
带来的家伙什不少,三轮车都快堆满了,柳素琴都是步行跟在后面。林南江将它们一样搬下来归置好,也费了些时间,这时他们左右两边也都有人了。
随着商家的增多,街上也有零星几个顾客经过,他们左看看右瞧瞧,有感兴趣的也会掏钱买点。
唯独柳素琴他们的摊位,有几个好奇凑过来问卖什么,多少钱,却没一个掏钱的。
柳素琴无奈的拍了下脑门,“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林南江立刻扭头看过来,“什么?”
“明天找个纸壳写上咱们老家炒粉的招牌,最好把价格也标上,这样顾客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感兴趣的直接上前点餐就行了。”柳素琴很郁闷,她以为自己重生回来变得雷厉风行,这次商业计划堪称完美,结果连招牌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忘了,还真是拉胯啊。
不过柳素琴早知道自己就是普通人,重生也不会摇身一变成女强人的,能利用先知赚点小钱改善生活就很满足了,因此也只是郁闷了一下下,对于自己和林南江这几天的表现,大体还是满意的。
可林南江就没这种好心态了,他紧张到小腿都开始打哆嗦了,看媳妇都想到了明天的安排,忍不住凑到她耳边小声问:“怎么办,咱们会不会没生意啊?我看隔壁和对面几家都已经开张了。”
对于赚钱,柳素琴有足够的耐心,但她也能理解林南江的焦虑不安,所以也小声告诉他,“再等等,要是一直没人来买,你就先炒一碗给我们自己当晚饭。我们在家炒粉的香味都能把陈大爷勾过来,在这里也一定能吸引到顾客。”
林南江也觉得这法子可行,“等到什么时候?”
“时间还早呢,总要等到六点以后。”
“好。”林南江这会儿接受了媳妇的方案,可是自家生意迟迟不开张,他站在那里简直度秒如年,时刻关注着前后左右同行的动静,每隔几分钟就要跟媳妇小声蛐蛐哪家又来生意了,收了多少钱,哪家一晚上至少能赚多少云云。
他这现场直播,本来还稳得住的柳素琴都快破防了,一看时间,六点还差一刻,已经等不下去了,她摆摆手,“行了,别盯着人家了,去炒个粉来。”
“等着。”终于有点事做,林南江忙不迭就去开火。
柳素琴还想用这份炒粉打广告,就要豪华版的,也就是加肉加蛋。
五花肉爆锅已经很香了,打入鸡蛋后香味更是霸道,大半条街外都能闻到,因此林南江还在颠锅中,就有第一位顾客上门了,“老板娘这个是什么,多少钱?”
发现有人往他们这边来,柳素琴早早就站起身了,挂上笑容,“这是我们老家的炒粉,加了鸡蛋和肉,五块五,只加鸡蛋或肉的话价格会便宜点,您要吗?”
年轻顾客问也不问其他价位,直勾勾盯着锅里,“给我来一份加肉加蛋的。”
“好的,您要微辣,中辣还是不辣?”
对方想了想,谨慎道,“微辣吧。”
“好,稍等两分钟。”
旁边林南江早就竖着耳朵听到顾客的话了,眉开眼笑的,但柳素琴还是过去跟他说了一声,“一份加蛋加肉,顾客要微辣,锅里这个辣椒有点多,你再炒一份。”
“好嘞。”生意上门,林南江颠锅都有力气了,飞快把媳妇点的这份炒好出锅,然后马不停蹄为顾客服务。
万事开头难,自从他们有了第一位顾客,很快就引来了第二个,负责接待和收银的柳素琴也只是趁热吃了几口粉,随着生意忙起来,她把饭盒撂下就没能再端起来。
等她想起这茬,炒粉已经凉透了,一天吃三顿粉,本来就吃腻了的柳素琴彻底没了胃口。
倒是林南江不嫌弃,颠锅也是个力气活,他后来找了个空挡,三两口把凉透的炒粉解决,又精力充沛去给顾客颠锅了。
总之算是开门红了,这一晚不说客似云来,但自从正式开张后,生意也是接踵而至,顾客一个接着一个,准备的二十五斤粉很快就炒完了。
他们收摊回去也才八点多,街上还热闹着呢。
林南江赚到钱就高兴,浑身使不完的牛劲,干了一晚上体力活,收拾空的锅碗瓢盆依然不让媳妇沾手,柳素琴也不想在旁边干坐着,想着两人都没正经吃晚饭,便打了个招呼,去隔壁摊位打包了两份馄饨。
回到他们租的小家,林南江又吭哧吭哧卸货还车,柳素琴也不饿,便把馄饨放桌上,先把包翻出来开始数钱。
等林南江从房东那还车回来,柳素琴已经精确到小数点了,兴奋的道,“老公,咱们一晚上赚了四百六十二块五!”
林南江面露震惊,却下意识把房门锁好,才快步走到床边,“这么多?用来找零的那些减去了吗?”
“那肯定的,已经除去了那一百块零钱。”
听到这里,林南江才开始跟媳妇一起兴奋,“就这么个不起眼的小摊子,一晚上都能赚四百多,这就是做生意吗?”
夫妻俩对着床上分类堆着的钞票傻乐了半响,柳素琴才起身翻出十元五十和一百的大额钞票,一张张整齐叠好,夹在存折本里。
大额的钱是少数,最多还是毛票,尤其是硬币都快堆成小山了,柳素琴让林南江收起来,过两天去银行存,他在家找了一圈,最后拿了个做生意用的白塑料袋把硬币装起来。
回头看到这一幕的柳素琴嘴角抽了抽,“林老板,你现在真豪横。”
“我也是做梦都想不到啊。”“林老板”脸上仍是梦幻的表情。
包里照旧留了一百块零钱,剩下那些被小两口装好藏在不同位置,做完这些,充血的大脑也冷静许多,柳素琴重新拿起记账本,“这四百多只是营业额,还没核算进货成本呢。”
林南江也凑了上来,“成本是多少?”
“我看看,两块八一斤的五花肉,买的十斤都用完了,鸡蛋刚才数过了,大概用了五十五个,七八斤左右,还有粉丝干、青菜葱蒜……”柳素琴一边看一边打草稿,很快得出结果,“肉蛋菜这些进货价控制在一百以内,因为粉丝青菜鸡蛋都剩了些,具体的不好算,另外还要加上煤气费和油盐酱油等调料,不过今天的总成本撑死了一百五。”
林南江在心里估量了一下,认同道,“约莫在一百二三十左右,但肯定不会超过一百五。”
“也就是说不算人工的话,这个生意的利润率有七成。”柳素琴说着自己都倒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会儿做生意是最赚的,可没想到这么好赚。
何况他们今天备货严重不足,倘若认真摆到十一二点,收入还能翻个倍,也就是说一晚上至少净赚六百,比林南江在厂里每天干十二小时的月薪都更高了。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林南江很快也想到了这点,“明天完全可以多备点货,泡个五十斤分粉丝试试,那就要配二十多斤肉了,青菜鸡蛋也都要翻倍。这样一来,每天固定的进货量就很可观了,可以找固定的摊位谈谈批发价。”
柳素琴跟着打开思路,“对,油盐酱油餐盒也都可以买大桶的,再跟老板谈谈批发价,成本还能再压点。”
虽然七成的利润率已经很惊人了,但也没人嫌钱多,尤其是他们赚的也算是辛苦钱,在不改变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成本,两人都觉得没毛病。
林南江琢磨了一番,不敢相信的问,“照这么干下去,咱们岂不是要月入过万了?
自从重生回来后心态稳如老狗,见什么都不过如此的柳素琴,这会儿脸都快笑烂了,“对对。”
九零年的月入过万,跟三十年后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么说吧,如今这情形,他们只需辛苦上一年半载,就能实现在深市买房安家的梦想。
愿意的话,魔再趁着年轻肯吃苦,多干几年,还能多攒几套房出来,那他们一家四口直接躺平吃房租都够了。
他们上辈子别说深市几套房了,单是老家县里买房就掏空了半辈子的积蓄,想想眼下的光明未来,柳素琴哪里还能淡定下去,没有跟林南江一样傻笑出声,已经算她很有理智了。
两口子对着傻笑了半天,林南江咕咕叫的肚子打破沉默,柳素琴也跟着摸了摸肚子,“带回来的馄饨还没呢,吃完早点睡,明天还要早起。”
桌上的馄饨早凉透了,但两人都不介意,大口大口吃着喷香,林南江还感叹,“馄饨真好吃啊,比大鱼大肉还香。”
柳素琴深以为然。
人逢喜事精神爽,照他们现在的心情,哪怕拿个大白馒头,也能啃出山珍海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