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Chapter 012(1 / 1)

嫡庶从来分明,嫡庶的待遇本来就有所不同。说来,荣宁两府才是嫡庶不分。

荣国府的二房,哪怕一只狗,都比大房尊贵。贾探春别看上有面甜心苦的嫡母压着,可她的日子着实比贾迎春好过。看起来也比贾迎春会说话多了。

很快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林黛玉三人没有留下用晚膳,而是5点左右就告辞离开。

锦语三姐妹将林黛玉三人送到大门口,看着三人的身影消失,才关了大门。

“都说荣宁俩府荒唐,今儿见那迎姐儿、探姐儿,感觉还好嘛。”

“有没有一种可能,所谓的荒唐,指的是男儿。”

“不不不,那贾史氏才是荒唐的源头。听说她将府里的哥儿,姐儿养在一块儿,连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都不顾及。”

“又不是汉人,还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

锦语伸手将簪在小两把头上的粉色绒花扶正。

“不是汉人,就不能讲究了?”锦语反问,“反正我现在挺担心林妹妹的处境。谁知道那脑抽的贾史氏为了撮合林妹妹和那贾宝玉,会干出怎样的损招儿。”

“林姐姐先前说了啊。”锦绣道:“林妹妹被安排住到了碧纱橱。”

“笑死人了,巴心巴肝把人接过来。不说早早的将空置的小院打扫出来,也该将她住的正院,特意收拾俩房间出来吧。结果安置在了碧纱橱。”

碧纱橱是建筑内檐装修中隔断的一种,也称隔扇门、格门。主要作用室内隔断,分隔室内空间,通常安装在建筑的内檐部分,类似于落地长窗但安装在室内。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以夏季防蚊避暑。

也就是说,自称疼爱外孙女的贾史氏,主动提出将丧母的林黛玉接来京城居住,没想着单独收拾一个院落,让外孙女居住,也没有将自己住的正院荣禧堂收拾两间房出来,给疼爱的外孙女居住。反而让外孙女住在夏季防蚊避暑的碧纱橱。

因着贾宝玉自小养在贾母膝下,进出贾母的卧室,从来没有避讳,都是直进直出,如今林黛玉住在碧纱橱。

说明白点,贾宝玉毫无避讳的进出贾母卧室,就相当于毫无顾虑的进出林黛玉住的地方。

如果隔着碧纱橱说话,就相当于隔着床说话。

这是嫡外孙女的待遇?

简直连她身边伺候的丫鬟,都比不上。丫鬟还有单独的房间住呢。结果林黛玉被接来荣国府后,被这样的糟蹋。要是林如海知晓实情,定然会气得吐血吧!

锦语眯起眼睛,附和道。“是呢,要是林大人知晓他如珠如宝的独女被这样对待,只怕气得不认妻族。”

“可惜林大人远在外地。”

“远什么?又不是出了海,去那罗刹人的地盘。”锦玲忍不住插嘴,还道。

“从京城坐船前往扬州,不过数日的功夫。大姐姐要是心疼林姐姐,不妨去信一封告诉林大人,林姐姐在荣国府的处境。”

“你的主意很好。就这么办!”巧了,锦语也是这样想的,当即就表扬锦玲,还道。“真的很看不惯荣国府的行为,林妹妹还有父亲在呢,就将林妹妹当成可以吃绝户的孤女,吃相也太难看了。”

是的,荣国府自诩聪明的举动,看在人眼中,就是欺负外孙女懵懂,妄想吃绝户。

原著中林黛玉不就是被荣国府吃了绝户,没了林家的万贯家产不说,还没了性命。

而且就如分析的那样,从一开始,包括贾母在内,对林黛玉有点儿疼爱却不多。

吃相太难看了,也就贾敏一直以来都在林黛玉面前说荣国府的好话,才会导致林黛玉对荣国府的印象还好,

再者贾敏饱读诗书不像彭氏那般世故圆滑,女儿家该学的一些技能,比如管家等等,林黛玉一个没学,于人情世故上,林黛玉自然懵懂天真,也就暂时性的看不破荣国府的丑恶嘴脸。

像对贾母的印象,林黛玉觉得贾母喜欢她,但相较贾宝玉,外祖母自然更爱外孙。

就如林黛玉的祖母也更偏爱林黛玉一样,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自然的贾母的恶毒心肠,林黛玉一时半会儿看不透。

好在有锦语在呢。

锦语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绛珠仙草,被老妇人如此欺负,当即就匆匆回房,写了厚厚的一封信,详细阐述自己在荣国府做客时的所见所闻,并且直观提醒,荣国府盼着林如海死,好快速的吃绝户。

锦语就不信了,收到这样的信后,林如海还能因为早亡的妻子,对荣国府保留深厚的信任。

不说立刻派人接走林黛玉,也会从了很快会下达的赐婚圣旨,娶了寡居的法喀之女钮钴禄氏。

而真如此,作为继母的钮钴禄氏,相较荣国府的贾母,更有资格养育林黛玉。

相信钮钴禄氏是个聪明人,明白养育林黛玉不会有坏处,只会有好处的话,定然会好好养育林黛玉。

不管如何,哪怕面甜心苦的继母,也比打着心疼外孙女旗号,实则恨不得将外孙女一身血肉都吞了养荣国府上下。

这么想着,锦语高高兴兴的将信交给彭氏,让彭氏找人送去扬州给林如海。

彭氏惊讶万分,不止是锦语居然想到让她安排人送信,而且......

“怎么想到要给那林如海写信?”彭氏好奇的问

“为了林妹妹。”锦语认真无比的说:“那林如海是好官,想来也应该是好父亲。既然是好父亲,那自然明白怎么做才能对女儿好。”

“额娘,依着女儿之见。在林妹妹外家靠不住的情况下,想来林大海对万岁爷的指婚,定然欣喜若狂的接下,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下聘,将那位法喀大人家的二格格迎娶进门。”

不管高嫁低娶,还是低嫁高娶,总归林如海和钮钴禄氏算是相配,只盼林黛玉能明白她那外家,着实不是好地方。与其待在外家,还不如随继母在京居住呢。

“你倒是会分析。”

彭氏赞扬女儿,不过为了避免女儿骄傲,彭氏随后还是提点了女儿几句。“这事儿啊,得想办法给法喀大人家的那位二格格漏点口风。”

说到这儿,彭氏见女儿眼神闪亮的盯着自己,不免笑着道。“婚事成了,你口中的林妹妹,就是她的继女。而作为继母,提前打好关系,本就应当。”

锦语若有所思的点头,又说:“约定好了,等十五那日,一起去郊外大佛寺吃斋念佛。”

“约定十五?可那天额娘也要带上府里的姨娘、老夫人一起去大佛寺吃斋念佛。”

“去就去嘛,妹妹们跟着额娘,我和林妹妹去玩,等吃斋的时候再一起吃。”

说到这儿,锦语又若有所思起来。

“额娘,女儿觉得三泰最近怪怪的。”

“哪里怪了?”听女儿提起庶子,彭氏不以为然的说:“怪用功?”

锦语摇头,却道:“就是一种感觉。”

彭氏挑眉,倒是清楚锦语的感觉有多可怕。她这女儿,就是标准的直觉动物。

小的时候,明明话都不会说,但每次咿咿呀呀闹起来,就总有事儿发生。

特别是那回,说伊通阿坏,不是好弟弟,伊通阿刚刚跨出门槛就跌了个狗吃屎,还把门牙给摔没了。

为此伊通阿伤心了好久,并且绕着锦语走。就怕又把有乌鸦嘴功能的锦语给惹毛了,不止会把门牙摔没,更容易断腿。

想起这事儿,彭氏噗呲一笑,笑点锦语的额头。

“你哦,古灵精怪的。”

锦语呲牙,笑得特别灿烂的窝进彭氏的怀里。

“那额娘,什么时候寄信啊!”

“明天如何?”

锦语点头,表示自己最最最信任额娘了,有额娘在,魑魅魍魉都不用怕。

“小滑头,这小嘴啊,是一天比一天甜了。”

说了一会儿话,就到了黄昏时分。眼瞅着天快黑了,凌柱还没有回来,彭氏就领着锦语去了乔氏所住的院子,陪乔氏一块儿吃饭。

至于姨娘那儿,都是统一大厨房做好了送去。今儿包括哥儿姐儿吃的,都一并送去,并没有聚在一块儿吃饭。

凌柱大概晚上8点左右才到了家。屋子里摆放着糕点和茶水,凌柱一回屋,抓起茶壶直接往嘴巴里倒茶水。

彭氏皱眉,却没有开腔,而是打发丫鬟去厨房用一直炖着的鸡汤,煮一碗面条。

好一会儿,凌柱放下茶壶,坐下来开始吃点心。

相对喝水,凌柱这回吃点心的动作,要斯文一些。不过依然两三口就解决一块并不大的点心。

彭氏也没闲着,找了另外干净的茶壶,重新烧一壶热茶。

还给凌柱倒了银制水壶里的热水。

“慢慢吃,不要着急。”彭氏小声问:“今儿怎么这么晚了才归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