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到凌晨六点多,刘哥的车队开回了淮江大桥上。
车灯照亮前方的路面,刘哥坐在副驾驶上的堂弟揉揉眼眶:“哥,这桥面怎么是蓝色的?”
之前他们启动早,车一直在前头,距离远着,没看着后面桥上发生的那一幕。
此时,在车灯下呈现蓝黑色的大桥让大伙下意识屏起呼吸,更诡异的是周围还有似有似无的气味,一股鱼腥味夹杂着铜锈味,江水在黑暗中翻涌着,堂弟举起望远镜,突然说:“哥,有船!那边有船!”
是的,黑暗中能看到有什么破开水面,有船只在靠近,船灯非常亮,照亮了前方一大片水面,看上去那不像是轮船,像是一艘不太大的快艇。
如果撤离大队里看到过海怪袭击怪鱼那一幕的人在这里,此时大概PTSD已经犯了,但刘哥没见过,此时周围古怪的味道也让人闻着心慌,他一踩油门,呵斥道:“别管什么船了,先过江!”
大桥长一千多米,他们已经开到了中段,刘哥的车在最前头,载重六吨多,在这种时候,车子的重量就是让人安心的保证。
堂弟则在不停地看窗外,看后视镜,可能是脱离大部队让他心虚,总担心这“船”是负责辖管河道的,让他们调头——
然后,他看到船灯“升”了起来。
下一秒,望远镜里出现了“船只”的完整面貌:它的前半部分闪烁着金属的微光,但所谓的船灯仔细一看,更像是两只巨大的眼睛,而它的后半部分完全现出了原型,鳞片微张,在跳上桥后锋利的鳞片与桥面划出了一道道摩擦的火光,这根本是一头体长二十米左右的怪鱼!
堂弟惊愕的表情还没收起,怪鱼就已经撞上了落在中后段的一辆卡车!
桥上车队车速不慢,在这种高速下被撞击,那辆卡车猛地打了个大转,撞上了前车,然后发出了令人惊悚的滑行声!
它侧翻了!
“哥!哥!!”堂弟声音颤抖,刘哥的手腕也在发抖,但本能让他没松开踩着油门的脚!
怪鱼的尾巴激动又兴奋地砰砰拍击地面,下一秒,它跃入江中,但堂弟隐约看到江水中浮现出了“微光”,他感觉——
又一条鱼跳了出来。
驾驶室中,司机刚从那辆侧翻的车里爬出来,一抬头,就看到一条相似的鱼飞跃而出,这次,只留下一声短促的尖叫,司机和翻倒的车一同被撞入了江中,司机还被鱼身碾压拖行,蓝色的江面上留下了暗红色的血,而后,江水中涌起了巨大的浪花。
堂弟呆呆地转头,发现两辆原本跟在后面的车辆已经加速超过了他们,而位于那辆车后面的几辆则立刻选择了调头,消失在了茫茫雨幕中。
堂弟从望远镜中看到:
那辆倒霉货车掉江后没多久,一盏又一盏“灯”在江水中缓缓浮起。
这怪鱼……这怪鱼真的不止两条!它们、它们是群居的物种!
刘哥还在开车,他死死地看着前方,没有去关注其他车有没有能跟上来,也没停下,直到前面出现了一颗占据了半个路面,根本没法过去的爬藤植物,他才猛地踩下了刹车!
“啊……”这个常年开货车的男人其实经历过不少可怕的事情,但此时,他喘着气,双手拍在方向盘上,崩溃地吼,“啊——”
他其实没说,自己不想去荆仓,是因为能够料想到在国家基地内部,只能靠劳动、努力工作获得分配到的食物,但留在淮城自己带队伍,整个淮城的资源不是任人取用吗?他想在末日里过得更好,这样什么错?
但现在他终于意识到了!他终于明白了,他想得太简单了……这不是什么过家家的地方,末日已经来了!这是个人人平等、人人都会死得毫无意义的地方!
他是……幸运的。
幸运的没有死。
擦掉眼泪,刘哥让堂弟用对讲机联系其他车上的人,告诉他们:“我还是要往肉联厂开的,你们想继续跟的就跟上,不想跟也可以自己走。”
但没人敢再开到淮江大桥上了,所有人此刻都意识到了,什么叫做“雨水有问题”,假若有问题的是雨,那么水呢?大江大河大海呢?海中会有什么!?他们根本不想去细想!
堂弟颤声说:“哥,我怎么感觉……才过去半天,这些植物,长得更高了?”
“去肉联厂,”刘哥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回答他,“在油用完之前,我们必须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在淮江大桥上的车辆全部离开后。
汹涌奔腾的淮江之下,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那些聚群而生,长有“船灯一样的眼睛”“金属外壳模样鱼头”的怪鱼们正打着转,嘴巴一张一张,吞食着一些有着蓝色血丝的血肉。这些碎肉本属于一头庞大的蓝血怪鱼,在船灯鱼的认知中,它是淮江中的霸主,但当外来的海怪将它撕碎后……
正如鲸落。
那些不被海怪重视的碎肉,落回江中,成为了小鱼们珍贵的食物。
这个夜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眠夜。
关于布罗汉斯峡湾红龙海怪出现在淮江的事件以及相关视频早就层层上报,专注于研究深海生物的学者们靠着卫星通讯艰难地开完了会议,他们讨论出结果: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这只海怪的形象更类似于“筐蛇尾”,这是一种棘皮动物,形象如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部。
它显然有一个作为主体的核心,第一次出现在人类面前,被当成“红龙”龙头的部分,其实只是它触手状的腕足,而腕足上还长有腕棘,呈倒钩状捕食其他动物。
然而这只是相似之处,红龙海怪与“筐蛇尾”的区别极大——
“按照它在淮江表现出来的体型特征,可以推测出当我们第一次在布罗汉斯峡湾观测到它时,它的体长应该在2000米左右……但两个小时前,卫星在伯特海湾看到了这头浮出水面的‘红龙’,它的体型又变大了,体长很可能已经超过了2500米。它成长的速度太快了,这根本不合常理……”
“还有它外显的骨骼,结构异常的瞳孔,呈现海洋生物特性的触手……”
简直像个胡搞一通拼凑起来却能运行的奇葩软件。
这头海怪并非龙形,但为了便于称呼,人类给它的代号依旧是“红龙”。
“难道现在陆地上那些变异的生物就很合理吗?显然‘红龙’侧面证明了一切变化都从海底而起,我们不知道海底有什么,但海洋生物的变化远比陆地生物要大——我们得做好海洋生物某天上岸的准备!”
“这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不,”有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海洋生物上岸,总要有目的:要么是为了食物,要么是为了更便于获取食物的环境。对大部分海洋生物来说,海洋里的资源比陆地要更丰富,而且生活在海中比陆地更方便——”
海怪是在海中才是海怪,一旦到了岸上,人类的一些重武器就能更好地对付海怪了。
“它又没有人类的思维,怎么可能特地往岸上跑呢?”这位学者开了个玩笑,但也承认,“大体型的生物往往也意味着智慧和寿命的增长,它虽然不是人类,但它的智慧很可能不低,所以,我猜测它正是为了那条鱼,才一路追杀到淮江。”
可能是狩猎,也可能只是撒气。
很多动物的智商等同于人类的幼儿乃至青少年,也经常出现记仇的行为。
曾经有虎鲸群族连续多年攻击特定的船只,说明它们的智慧让他们能够分辨出船只间的区别,也有坚持不懈追杀的记忆力。
虽然担忧“红龙”再次出现,但此时,他们要开始讨论其他海怪了……
是啊,海底的怪兽,可不止这一头。
海底的怪兽睡到下午三点多才醒。
渊白一个翻身就从床上坐起,只感觉沉沉地睡了很久——睡得她心情都好了!
要知道,在末日来临之前,她其实因为糟糕的睡眠问题困扰了一周了!之前睡觉,她根本没有真正休息,夜里还得切换海怪视角到深海上班!
让她更高兴的是,拉开窗帘后,窗外是灰蒙蒙的:
“雨变小啦?”
昨天是乌云密布的雷阵雨,今天似乎小了一点点,虽然雨还没停,但可见度高了不少!
她把自己收拾起来,决定开始干活了!
当然,干活之前得先吃早……午饭。
渊白同时操控多个身体已经很熟练了,因为炒菜不方便,她决定用电磁炉煮火锅,搭配上米饭——主要是为了消耗掉一些无法长期储存的食物,如开袋了的大米,青菜、白菜、鱼肉丸以及番茄和土豆。
当然,在忙忙碌碌午饭时,她也没忘记操控着巨蛛围绕着六栋爬上爬下。
她一直没有给巨蛛取名字,因为她已经过了给自己的文具起名字的年纪了,反正不需要对其他人描述它,它就是她的一部分。
此时渊白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巨蛛的一些小不足:
它体型过大,没办法进行精细的操作。
以渊白亚健康的体力,她要是想要“逃生”或者“进出”,光是从16楼下到1楼,半条命就没了,所以她以后大约不会走一楼进出了,既然如此,她决定把一楼的一些重要物资都拿到12到16楼这几层储存,封死一楼的进出口。
这样如变异流浪狗之类的生物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进到楼道里了。
但在“收集物资”这一步上,她犯了难。
巨蛛绕着一楼爬了一圈,用腕足小心抬起超市落下的卷帘门,超市里一片狼藉,有价值的物资基本上都被带走了,因为情况变得很快,当初答应的“会补货”也没做到,不过渊白觉得货架都是很有用的,干脆用蛛丝黏上,背到了1202。
1203她决定专门供巨蛛避雨和自己洗澡使用,隔壁的1202就可以用来囤放一些不急需的物品。
然后渊白控制巨蛛爬下去,方向一转,把小超市旁边的快递站也打开了。
这里不少快递已经泡在了水里,最离谱的是……有的快递已经发芽了!她没管那些发芽的,用蛛丝把上面的快递网住,正巧她只有七条腿,多余的那条变作触手固定住一大兜快递,来回了两遍搬到12楼。
此时渊白就感受到了一点精细操作上的麻烦。
她开了瓶可乐,蘸着刚调好的料吃着火锅,巨蛛则开始绕着楼层底部一圈一圈地吐丝。
小区真正的一楼其实是个半地下的车库,很多人家也当成仓库使用,层高不高,但此时里面的东西大多泡了水。
进门后上半截楼梯,才是1001到1006,每层有六户,只是没有住满。渊白把进出用的大门用蛛网封死,但以蜘蛛的体型,它自己也挤不进那扇大门,只能从落地窗进入,还会很挤。渊白抬起腕足挠了挠自己光滑的头(可能也不算头),还是放弃了强拆。
——要是她拆了后被其他不怎么小的小动物占了,她就要多一堆小邻居了。
反正在同一栋,她决定自己回头骑着巨蛛上下,顺带把一些有用的物品运到高层。
一顿午饭一人一蛛同时忙活着,热腾腾地吃了一个多小时,余下没吃完的渊白决定晚上泡着饭吃。
这样正好能少洗一次锅!
她走到窗边探头,先是看到了五六栋之间的巨大蛛网,然后又看到了底楼密布着的蛛网……这样子,这地方真的很像是巨蛛的巢穴了。
巨蛛飞速爬上来,把攥起的腕足从窗口伸进来,渊白伸手——
一大袋打包好的零食被丢到了她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