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一日十亩(1 / 1)

松阳县阴雨绵绵,在县城外的一条乡路上,仍有几人在冒雨前行。

这几人皆是松阳县下村庄里的人,听里正说了新县令要教授新农具的制法,偷偷瞒着自家的男人早早出发。

“大妞,你说这新县令会愿意教我们吗?”说话的女子,面容憔悴,被雨打湿的发丝紧紧贴在脸上,语气充满着担忧。

“不知道。”被叫做大妞的女子比起她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的麻布衣裳也已经淋湿,脸色苍白,咬着牙坚持,眼里冒着不服输的光。

“不管县令愿不愿意教我们,我也要去试试看。”大妞撇了她一眼,担忧有什么用,路已经走了一半了,总不能还折回去,为了不惊动家里人,她们甚至连蓑衣都没有披。

大妞只有一个女儿,她丈夫在去年蝗灾时抛下她们母女俩自己逃了,自此之后她就当自己是死了丈夫的寡妇。

这地又干又硬,她一个人拿着锄头天天干也伺候不了几亩地。

这新县令说什么耕地的新农具,老人使起来一天也能犁五亩地,不管她说的是不是真的,她总要去试试。

里正说要找会木匠活儿的男人,大妞父亲是做木匠的,她从小耳濡目染,手里的功夫一点不比男人差。

“马上就快到了,就是让我给县令磕头,我也要学到新农具的制法,我不会让我的女儿再挨饿受冻。”说着说着,大妞的脸上又顺下来几滴雨水,刚流下来,就被她抹去了。

学会了新农具的制法,她可以拿来犁地也可以拿去卖,不管怎么样有一个手艺总能养活自己和女儿的。

等她们到的时候,县衙里已经有了几个人,都是女子,虽然不多,但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她们忐忑地等待新县令走进来,等待自己即将被宣判的命运。

姜戈踏进门槛时,还让她们有些不可思议,实在是无法想象新县令竟然如此年轻。

微微一笑。

好像整个屋子都亮堂了。

“怎么不披蓑衣?”屋子里的女子都淋湿了衣裳,这个天气保不准会惹上风寒,那就得不偿失了。

姜戈吩咐二旺煮点姜茶,至少可以为她们驱驱寒气。

屋里的女子们纷纷道谢。

“县令,小民想问女子可不可以来学习新农具的制法?”大妞大着胆子问。

“打一开始本县令就说学习新农具制法,男女不限,不能因为女子和男子的性别之分就忽略女子。”姜戈皱眉,这肯定是那些老头搞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里正都这样。

听到姜戈这句话,大妞她们心里也算是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话音刚落地,她们就开始气愤起隐瞒此事的里正来了。

这种事竟然还故意隐瞒!

“你们都是那个村子的?”总要搞清楚这些女子都来自那个村,才好对这件事进行处理。

“小民是大柳树村。”

“大人,小民也是。”

“大人,小民是黄泥巴村的。”

........

这些女子基本都来自大柳树村和黄泥巴村,姜戈对于这两个村庄的里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你们回村子后可以通知其他人,县衙教授新农具的制法,男女不限。”姜戈把话再次说了一遍。

真不知道这些里正是怎么想的,干活下地时不分男女,一旦到了教授什么才艺技能时,又很有默契的把女性排除在外,男人的团结心真是千百年都不带变的啊。

姜戈心里啧啧几声,面上却不显。

人虽然还没到齐,但姜戈已经把曲辕犁的图纸掏了出来。

大妞她们还沉浸在刚刚的喜悦中,就听见姜戈说:

“你们有没有会木工活的?”

“我!”

大妞眼神坚定,冲到了姜戈的面前毛遂自荐:“我会木匠活,打板凳做机关做床我都会的。”

对于这位浑身湿透却眼神坚定的人,姜戈有着深刻印象。

刚进屋的时候,这人就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自己,充满着希望。

姜戈把手里的图纸郑重的交给了她。

“我把图纸给你,外面有木头和工具供你发挥,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说是教学,但是曲辕犁的图纸上每一个步骤画的清清楚楚,还不如让善木工活的人自己发挥。

然后再教给其他人。

姜戈觉得这个大妞就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大妞看到图纸的那一刻,就不自觉的沉浸其中,原来这么方便的新农具制法居然如此简单,她还不忘在制作时把自己制作的每一步都讲解给其他人听。

不一会儿,身边就围了一堆人。

姜茶端过来的时候,大妞已经把犁盘做了出来。

十一个部件,说难也不难,最难的就是这其中的犁铧。

犁铧这个制法,姜戈已经交给了县城的铁匠铺,铁匠铺的铁匠叫李平安,是个肌肉爆炸的汉子,沉默寡言,干活十分麻利,他看出了曲辕犁的商机,这次的打铁没有要钱,条件就是同意让他卖犁铧。

这没什么不同意的,姜戈已经把图纸都准备发给大家了,不过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把犁铧的制法公开,不能影响到李平安的生意。

说到生意,姜戈就和李平安谈了一个下午,她希望李平安打算卖曲辕犁的话,能从松阳县百姓手里收曲辕犁的部件,还要男女不限老少不论,只要求部件质量过关。

曲辕犁的价钱不能太高,保证每一个百姓都尽量能买的起。

为了这事,李平安特意加班给她把犁铧打出来一个,吭哧吭哧一晚上她手里已经有了犁铧的样品,不过就一个,其他的估摸着还要些时间。

其他的人也断断续续的来了,姜戈依旧是把图纸发给其中擅长木匠活的人,让他们在制作曲辕犁的过程中讲解。

再组织一个技术好的人制作其中的一个部件,争取能早点把第一个曲辕犁给做出来。

院子里的人忙的热火朝天,锯木头的锯木头,做活的做活,根本不需要姜戈在中间做什么。

她看着这一幕咂巴两下,果然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教给专业的人。

看那个大妞,说起木头来是光芒四射,这就是专业的力量吗?

这曲辕犁的制法简单,加上现场又有这么多人,很快就把十个部件制了出来。

十个部件摆在地上,只缺少犁铧。

姜戈把犁铧和其他部件放在一起,又亲手把它们拼接到一起。

至此,曲辕犁成。

院子里站着一大堆人,眼巴巴看着姜戈。

这曲辕犁是做出来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曲辕犁犁地有多快呢?

他们想亲眼看看。

“二旺。“姜戈冲着二旺招了招手,示意让他来演示。

二旺低头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袖管,虽然不知道姜县令为什么叫自己上去演示,但他相信姜县令不可能取笑自己。

这个院子里铺上了青砖石,要演示只能去外面的空地上。

二旺单手拎着曲辕犁到了外面,寻了块空地就开始演示。

健壮的青年即使是单手拉犁,犁起地来也是轻轻松松,拉起犁的时候步伐停都没停一次,这就是工具的魅力。

看着就轻便省力。

不要说一日五亩,一日十亩恐怕也不在话下。

黑夫下值后,一道流光闪过,他便出现在了秦营之中。

和往常一样,营帐中挤满了看热闹的军士。王翦将军站在人群中,惊跟在他身后,见到黑夫回来,便开口问道:“辛苦,今日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黑夫迟疑了一下,随即回话:“姜县令这几日在琢磨一种农具,据说是方便开荒土地,一日十亩地不在话下。”

开荒土地?

一日十亩!

大秦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行“重农抑商”,将农业视为国家根本。开垦荒地被视为增加粮食产量、充实国库的重要手段。

农民开荒使用的农具大多是铁犁、锄头,牛耕都没有完全普及。加上“授田制”的推行,国家将国有荒地按户分配(每户约100亩),农民需在一定年限内完成开垦并耕种。面对大片荒地,农民可能以家族或邻里为单位合作,共同清理、翻土。

若是有了更便捷的农具,大秦农民开荒的速度肯定会大大增加。

王翦想到此,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紧接着追问:“黑夫,你可记得此物的制作方法?”

黑夫旁观了曲辕犁制作的全过程,这些步骤都记在脑海里,被问及心里也不慌,点了点头:“记得,姜县令在制作时并没有避开我。”

这句话也是一个信号,没有避开黑夫,说明姜戈可能不在乎黑夫把制作方法泄露出去。

“姜县令如此器重你,一定不能辜负他的信任,好好做事。”王翦拍了拍黑夫的肩膀,示意他把新农具的制作方法说出来,让擅长绘画的军士画出来。

“这个新农具的名字叫什么?”

“姜县令说此物名为曲辕犁。”

黑夫开始详细描述曲辕犁的制作方法。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尽量将每一个细节都讲清楚。军士们迅速将图纸绘制出来,笔尖在绢布上游走,勾勒出曲辕犁的轮廓。王翦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图纸,时不时点头,显然对黑夫的描述十分满意。

“曲辕犁的关键在于它的辕杆弯曲,比直辕犁更加灵活,转弯时省力许多。”黑夫继续说道,“犁头部分也经过改良,采用了更坚硬的铁制材料,能够轻松破开坚硬的荒地土壤。”

王翦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忍不住问道:“此物果真能一日开荒十亩?”

黑夫点头:“姜县令亲自试验过,确实如此。而且,曲辕犁不仅适合开荒,还能用于深耕,提高土地的肥力。”

王翦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盘算。若是此物能在大秦境内推广,荒地的开垦速度将大大加快,粮食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这对于正在四处征战的大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黑夫,你立了大功!”王翦拍了拍黑夫的肩膀,语气中带着赞赏,“此物若能推广,必能为我大秦带来巨大的利益。”

黑夫谦虚地低下头:“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姜县令的功劳,我只是将他的发明带回来而已。”

王翦摇头:“你不必谦虚。若非你细心观察,又怎能将如此重要的农具带回?此事我会立即禀报大王,为你请功。”

说罢,王翦转身对身旁的军士吩咐道:“立刻将此图纸送往工坊,命工匠们连夜赶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制作出样品。”

军士领命而去,营帐中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众人议论纷纷,对曲辕犁的功效充满期待。王翦则走到黑夫身旁,低声问道:“姜县令可曾提到此物的其他用途?或者还有没有其他新奇的发明?”

黑夫想了想,回答道:“姜县令似乎还在研究一种农作物,据说产量很高。不过,那东西还未完全成型,只是偶尔提了一嘴。”

王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农作物?若是真的高产,那对我大秦的子民来说,又是一大福音!”

他拍了拍黑夫的肩膀,语气坚定:“黑夫,你继续留在姜县令身边,务必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若是再有新发明,立刻带回军营!”

黑夫郑重地点头:“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

王翦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对营帐中的军士们说道:“诸位,今日之事,务必保密。曲辕犁的推广还需时日,在此之前,不可让外人知晓。”

众人齐声应诺,营帐中的气氛再次变得肃穆。王翦看着黑夫,眼中满是期待:“黑夫,你是我大秦的功臣。曲辕犁这事我必向大王为你请功!”

黑夫心中一阵激动,连忙拱手道:“多谢将军栽培!”

“对了黑夫,姜县令有没有说你什么时候发工资?”王翦激动之后还不忘问工资的事,他这些日子翻看那个系统商城商品介绍手册,一样样东西光是看着就让他抓心挠肝了。

黑夫算了算时间,不确定的说:“应该快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