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科幻灵异>囚春山> 第10章 何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何恨(1 / 1)

谢清晏今晨踏入长公主府,本是要往佛堂去给长公主问安的。

只是刚过湘云堂,眼前便扑出一道五大三粗的雄浑身影,跟着便是惊雷似的粗粝嗓门砸在了院里:

“哈哈哈哈哈哈哈……小子看招!”

那熊瞎子似的身影扑向谢清晏时,在侧护卫的董其伤已经把刀拔出来了。

不过玉冠华服的青年比他更快些——

谢清晏波澜不惊地侧身,后仰,广袖随意一拂,便将董其伤出鞘的刀柄拨回了鞘中。同时他借退身之势,避开了“熊瞎子”推向身前的一掌,翩然后落。

向后两步,卸去了余势,谢清晏停住,声线雅润温和地俯身却礼:

“父亲。”

至此,雪色袍袖垂荡,终归平静。

“好啊小兔崽子!阔别三年,长进不小!!”

“……?”

严阵以待的董其伤神色一震,握着刀僵在了原地。

直到回神,他难以置信地扭过头,看向哈哈大笑着将谢清晏抱到怀里大力拍了拍的“熊瞎子”——

虬髯大汉,身长八尺,膀大腰圆,皮肤黝黑,豹头环眼,右脸还横贯着一条狰狞疤痕,为这张不甚美观的脸更添几分凶神恶煞。

而被揽入“熊掌”中——

他家公子面如冠玉,容姿高彻,峻雅清绝,一派渊渟岳峙、君子皎皎之神貌。

…………这哪里有一点像父子了?!

“昨夜巡防交接,老子今儿刚回来,就逮着你小子回府了!”

元铁揽着谢清晏往明堂走,路过董其伤时一停,他上下打量了眼,略有嫌弃:“这是你新收的护卫?怎么跟个呆头鹅一样?”

“初见父亲威仪,他心神震荡,也是自然。”谢清晏答得平和。

“哈哈哈哈哈有理!不愧是我儿子,随我了,就是聪明!”

元铁满意地仰天大笑,熊掌拍着谢清晏,愣是把人带进了湘云堂明间。

“你回来得正好!你娘生辰就快到了——你快来帮爹瞅瞅,看我给她准备的这份礼,是不是很有那个什么什么慧眼!”

“母亲生辰在年末,尚余四月。”

“啧,一年都过一半了,那不就是快到了!”雄浑声音从湘云堂内传出,震荡绕梁。

“……”

院内,风中凌乱的董其伤慢慢抹了把脸,抱着刀走到檐下,面无表情地继续护卫。

而湘云堂里,元铁一通折腾,终于从那些大箱小箱里搬出来个长条盒子。

盒身是金丝檀木的质地,看着古朴又华贵。

元铁拍着盒子,一边打开一边自豪吹嘘:“这乃是前朝山水大家,云英奕的大作,《空山秋雨图》!礼部尚书前些日子送来的,你娘不是最喜欢云大师的画了吗?这玩意可花了我好大一笔银子、费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了一幅!”

谢清晏接过,展开了装裱精致的画轴,垂眸淡扫。

“怎么样?不错吧?”元铁搓着熊掌,兴奋道,“依我看画得可太好了!你娘一定会满意的,说不准就会原谅我上月把她珍藏的竹玉笛插进了土里当花杆的——”

谢清晏合上:“赝迹。”

“——啥?”

谢清晏换了个父亲听得懂的说辞:“假的。”

“……”豹脸上刚咧出来的大笑僵住,“为啥?”

“皴法不对。云英奕用笔细腻,柔和,以中锋着纸,最擅披麻皴。而这一幅是斧劈皴,且是折笔斧劈,刚劲,笔法重变而不重柔。”

“村法…春法?”元铁豹脸上露出迷茫,“不是画的秋吗,怎么成春了?”

“……”

谢清晏难能语塞。

一炷香后,公主府正门。

元铁麾下的两名巡捕卫亲兵跟着回来,在外站岗,一左一右地靠在狮形门当前。

东侧那个正感慨:“上回谢侯爷回京,将军在京畿巡防未归,我也没能见上一面。今日见了才知,谢侯爷确是如传闻所说,谪仙之姿,惊为天人啊。”

西侧那个咂了咂嘴:“难怪京里都传,说谢侯爷不是将军亲生的,这一只山猪…咳,山精野怪,一只神庭仙鹤,怎么看也不像父子。”

“嘶,无稽流言你也信,不要脑袋了?”

东侧那个扭头压声:“再说,怎么不像了?我看将军近日文雅许多,不但不骂脏,还都会研究字画了!”

话声未落,府门大开。

一只“熊瞎子”提着长刀冲了出来,黑脸怒目地咆哮着冲出去:

“敢拿假的诓我!老子这就去城西砍了礼部尚书那个老小子的脑袋!当尿壶!!”

亲兵:“……”

——

谢清晏跨入佛堂时,元铁那惊天动地的嗓音也越过了半座府邸,同他身影一起,落入满堂的檀香烛火里。

捻着珠串诵经的长公主指尖停顿,又复捻动,并未睁眼。

谢清晏也未出一丝声响,停在了垂地的幔帐间。

烛火漫漫,围拱着供奉在上的神像。

对着宝相威严的金身佛,谢清晏却不拜不礼,只是沉静平和地望着。

没有虔诚,也不见嘲弄。

仿佛在他眼里的佛像只是死物,是摆件,和这满屋陈设的桌椅烛台没什么两样。

他本便不信神佛,亦不信人。

长公主诵经结束,回身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刻的谢清晏——

过堂的风将幔帐拂起,薄纱涌动,他孑然一身站在其中。如云雾缭绕,身临万丈。

一步踏空,便是粉身碎骨。

“……”

长公主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了起来,她下意识攥紧珠串,声音微颤:

“晏儿。”

细微声响唤回了谢清晏的神思,他低垂了眼:“母亲,我在。”

“…你等久了吧?”长公主压下那些不安,走近去。

“佛堂清心,等多久都无事。”谢清晏抬手,扶住长公主,低眸淡声问,“母亲是在为何人诵经祈福?”

“听说蕲州、岷州等地起了旱灾,民不聊生。陛下拨了赈灾银下去,反惹出流民作乱,匪患肆掠。”

长公主轻叹,由谢清晏扶着,去佛堂侧间的椅里坐下。

“今日诵经,一愿天灾早日结束,我大胤百姓莫受流离之苦;再愿佛祖保佑,我们晏儿刚归京几日,莫再去做什么剿匪之事。”

谢清晏给长公主奉上茶:“母亲不许,我便不去。”

“当真?”长公主忧愁的眉眼间便见了喜色,她顺势问,“我还听说,你前几日给庆国公府嫡女戚婉儿送了赏荷宴的请帖?”

谢清晏不语,算作默认。

那帖子是云侵月下的。而他是第二日从京畿驻地回来,才“听说”了自己对戚家二姑娘的青睐。

云侵月解释,说这样做才能钓出戚家一府女眷里最神秘的那位大姑娘。至于借戚婉儿的名号,只是名正言顺便宜行事。

谢清晏知晓此话不假,云侵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更真。

见谢清晏默然,长公主似乎抱起了某种希冀,轻问:“今年的琅园赏荷宴,你终于肯去了吗?”

“是。”

长公主端着茶盏的指尖一颤,面露喜色却又迟疑:“你,你不恨他了?”

佛堂的幔帐轻纱像是错觉似的一滞。

谢清晏眼神沉停。

只是瞬息后,他抬眸,眉眼清隽峻雅,神色温润,含笑也如沐春风:“母亲说笑了。我何恨之有?”

“——”

长公主僵在了椅里。

那一瞬她望谢清晏的眼神里不忍,失望,愧疚,又近乎悲戚。

檀香燃得寂静,佛堂外,忽响起几声扑棱入院的鸟翅扇动声。

跟着便是门环轻叩。

“公子,”董其伤低声传入,“联络司送来了给您的密信。”

谢清晏行礼:“母亲,军中有事,我且先告退了。”

“……”

佛堂的门在身后合上。

谢清晏从董其伤手中接过密信纸卷,展开。

两行蝇头小字入目——

【账本归处,骊山医女。】

【戚家长女今日禁足府中。其在戚家无亲无怙,唯近戚婉儿。】

“……”

谢清晏阅毕,垂眸,侧颜清绝,神色似比平日冷冽了几分。他接过了董其伤递上的火折子,点着了密信一角,却未松手。

火舌窜起,舔上他修长如玉的指骨。

“公子!”董其伤皱眉提醒。

谢清晏垂眸,直至墨黑眼底的火光燃尽,他才松开了手,飞灰四散。

指腹薄茧灼得血红,他却像不察,漠然垂袖。

“离府。”

谢清晏踏出檐下,步入灼灼的日光里。

董其伤愣了下,跟上:“琅园赏荷宴午后便至,公子今日不留在府中、与长公主同行吗?”

“嗯。”

董其伤:“为何,长公主府不好吗?”

谢清晏身影停了一停。

“好啊。”

那声喟叹如片雪飘零山野,阒寂无声。

“……就是太好了,好到会叫我忘了,我是踩着多少人的命,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

长公主府侧门外。

谢清晏踩着脚凳,躬身进了马车:“去琅园。”

坐上驾马位的董其伤一愣,回过头:“公子要见的人,不是见不到了吗?”

“无碍。她不来……”

谢清晏阖眸,身影倚入昏昧里。

“便请她来。”

午后。

庆国公府,角院。

戚白商拆了自己左手的白纱,换上今日的新药后,又将新纱绕过虎口与拇指一层层缠了上去。

一边缠着,她一边在心底盘算。

宋氏如今忙着将婉儿与谢清晏结亲,无暇顾及她,接近安府的事,在这会儿安排最宜。

和戚家不同,安太傅府中称得上人丁兴旺。膝下儿子就有五六房,孙辈更是数不胜数。女儿倒是不多,一嫡一庶——

宫里那位贵妃是后者。

不过从她生下了三皇子与圣上独女的征阳公主,就被改到了太傅正室的名下,如今出身已少有人知。

而那位曾名动京城的嫡女,早被人忘尽了。

“……连翘。”

戚白商虑定,轻声旁唤。

“姑娘,您喊我啊?”须臾后,廊下的窗牖后探出颗脑袋来。

“入京之前,你打探的许多消息,从何而来。”

“绯衣楼呀,”连翘面露神秘,“它们对外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至,只是消息贵重,我问那些已经是他们楼里最便宜最低等的消息了。”

戚白商思忖望她:“这等秘处,不该是广为人知。”

“……哎呀!我怎么给忘了呢!”连翘连忙跑去侧间,翻箱倒柜地折腾了好一会儿。

等她乱着发髻回来时,把一块铁制令牌捧到戚白商面前:“这是姑娘您老师给的,说是游医时,京中贵人相赠。我之前也是拿着这牌子,才进得去绯衣楼的。”

“老师?”

戚白商怔然接过,“他并不知我此行入京,怎么会……”

“是他上回离开前,说姑娘如果不入京,那就让我忘了这牌子的存在,可若定要回来,便把它交给您。”

连翘挠着头艰难思索:“好像还说过什么,一入上京,便是入局,让姑娘一定三思而行之类的话。”

戚白商望着铁牌所刻“绯衣”二字,心里微微震动。

“老师。”

十年间往事恍惚过眼,戚白商默然许久,才攥紧了铁牌。

她稍清声,转向连翘,刚要开口细问绯衣楼之事——

“大姑娘,出事了!”

院外,一个青衣小厮疾步跑了进来,只是还没到院中,便被紫苏拦了下来。

“何事擅闯!”

小厮慌忙停住,叩礼:“大姑娘,我是替二姑娘房中丫鬟云雀来传信的——您快去琅园救救婉儿姑娘吧!她茶饮里叫征阳公主的人动了手脚,如今正昏迷不醒呢!”

“啪。”

铁制令牌从手中惊落。

回过神,戚白商拿起令牌,脸色苍白地起身:“紫苏,随我去琅园。”

连翘醒神:“不行呀姑娘,大夫人下令让您在府中禁足!他们是不会让您出去的!”

“——”

戚白商莲步骤停,眼眸沁出近煞的凉意。

只是须臾后她轻吸气,将翻涌的情绪压下,同时转身问那小厮:“此刻父亲与叔父可在府中?”

小厮愣了下:“两位都不在。不过,长公子正在书房。”

“紫苏,带上药箱,备车。”

戚白商望向小厮,“你带路,我要去求见兄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