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8章 定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定价(1 / 1)

接下来的几天,叶宁只用等着快递送到了。

而马玉书虽然没有全信女儿的说辞,但也是信了大半的,听叶宁说后面还有一次交易,索性就直接让她在老宅住着了。

安排叶宁打扫老宅卫生的时候,马玉书还不忘叮嘱:“你在老家也别整天抱着你那手机玩,抽空把屋后的那块地开出来,回头我买点菜种撒上,一两个月就有新鲜蔬菜吃了。”

叶宁长这么大,哪里干过农活。

不过母亲大人的吩咐高于一切,纵使不会,叶宁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好在她之前就在追十个男人种地的综艺,这会儿轮到自己上手干的时候,也不至于一点不懂。

无非是用镰刀把地里的杂草清掉,再用锄头把地翻一遍,把地里的草根翻捡在一起烧掉。

村里难得有个肯干农活的年轻人,叶宁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村里的老人还会过来看热闹。

老人们很热情,这几天送了不少自家地里的蔬菜和水果给叶宁。

晚上给马玉书打电话的时候,叶宁不由得感叹道:“太吓人了,今天一早,就有三个婆婆给我送菜过来,莴笋,圆白菜,花菜,按照这个情况,我看我们也不用种菜了,村里人送的都吃不完。”

作为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叶宁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村里人的这种热情。

这可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赠与,根偏偏她还没办法拒绝,因为村里人把菜往她院门口一放就走了,追都追不上。

中间村长堂伯还来叫了叶宁好几次,说她一个人开火麻烦,让她去家里吃。

像叶宁这样的社恐,自然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听着女儿的天真发言,马玉书真是哭笑不得:“哪有这样的好事,村里的蔬菜就算吃不完,卖不掉,也可以煮来喂猪喂鸡鸭,大家不过是看你刚回去,出于情分才送点菜给你吃,怎么可能天天送。”

怕女儿真犯懒,马玉书再一次提醒道:“你可别偷懒,别人给的哪有自己种的好,菜种我已经买了,等到快递到镇上后,你直接去拿就是了。”

叶宁挠了挠头,一脸无奈:“知道了,知道了。”

叶宁和马玉书商量着种菜的事情时,牛草湾大队的顾骁和周顺弟也在商量着同样的话题。

“我觉得这个法子可行,我们在山上找块隐蔽一点的地方,种些红薯。”

红薯好种,直接用红薯藤扦插就行,顾家负责喂猪,开春后很容易得到红薯藤。

这件事情不需要成本,硬说得话,不过就是费些人力罢了。

这也是顾骁深思熟虑过后的想法。

要在山上种其他的粮食,他舍不得种子,所以种红薯最合适,只花费一些力气和红薯藤罢了。

能种出来最好,就算种出来被山里的野猪或者其他小动物祸祸了,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对此周顺弟难得没有反对:“可以,你抽空把地盘选好,翻好,开春偷偷上山种上,有枣没枣打三竿子吧。”

这两次顾骁靠着和叶宁交易,换到了不少的东西。

如今这些东西都被周顺弟小心地收在柜子里。

看着这些东西,周顺弟总会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加上这些年被打磨地拈轻怕重了。

孙子既然能够换到这么多好东西没出事,或许她应该放开手让他去干,要真能够攒下些家底,顾家也不至于在孙子这一辈断了香火。

平时周顺弟在村里听多了各种难听的话,虽然她平常不说,但是孙子的终身大事却是她心里最大的痛。

此时顾骁已经抽空把存放布匹的大坑给挖好了,他是个做事周全的性子,为了防潮,他割了更多干茅草垫在坑地。

做完了叶宁交代的事情后,顾骁就忙活起了翻地的事情。

他在离他们定好的交易地点不远处的低洼处找了一大片斜坡。

之后的几天,顾骁都在清理那片斜坡上的茅草、灌木和碎石块。

把这些杂物都清理走后,一片坡地就算是打理好了,如此等到开春,就能直接种下红薯了。

忙完这些事情后,顾骁也没歇着,还是满山找木耳蘑菇和野菜。

顾骁想着之前叶宁已经送了那么多东西他们了,眼下家里虽然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但是城里人不是喜欢吃这黑木耳吗,他多找一些晒干了送给对方,多少也算是一份心意了。

为了这次的交易,叶宁还早马玉书要钱买了一辆三轮车。

没办法,八百米布实在太多了,家里没有车,靠叶宁一个人实在很难搬回家。

既然以后马玉书他们也要回村里住,那就绝对不能少了交通工具。

一辆三轮车六千块钱,叶宁又多花了些钱焊了顶棚,车帘子四周一盖,来来回回的也不怕村里人知道她买的什么东西了。

有了三轮车后,八百米的布叶宁一趟就拉回家了。

布到家后,叶宁在交易的前一天晚上就抄着电筒把布一趟一趟地运了过去。

看到坑底铺着的干草,叶宁满意之余,还是先把带来的彩条塑料布铺到了坑底。

从杂物间翻出来的旧物件,是以前叶宁的爷爷奶奶用来晒稻谷时用的。

这些东西不值钱,老人走后被叶卫明随手收到了杂物间,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场。

干草哪比得上塑料布,老大一张塑料布,把布放进去后,还能严严实实地盖上,最上面压上树枝和枯叶,保管半点水汽都渗不进去。

安置好这批布料后,叶宁心里开始发起了愁。

也不知道镇上离这里有多远,这些布叶宁从院子里搬到这里,不过几十步的路程,就已经累得直不起腰。

这么多布要靠顾骁一个人送到镇上去,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要不回头她问问,看能不能和顾骁一起去镇上。

他们既不住宿,也不去外地,想来应该不需要介绍信吧?

一到约定好的那一天,顾骁早早地就上了山,一到地方,他就发现坑上的树叶不对。

他按照记忆,小心地走到大坑的边缘,用脚扒拉了一下地上的落叶。

树叶下面是颜色鲜艳的红蓝白彩条布,看着眼前布的颜色,顾骁不由得愣了。

顾骁发散思维想了想,或许是他想象力实在太匮乏,怎么也想不出这布穿在身上会是个什么样子。

此时顾骁心里不由得后悔了起来。

——他之前不该那么肯定地打下包票的,这彩布之所以会成为滞销的库存货,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现在的人作风朴素,穿着的衣裳颜色也不会太鲜亮。

这布哪怕只是红蓝白其中一种颜色,都要好看许多。

虽然销路不会太广,但也不至于会买不掉。

现在这红蓝白三种颜色都夹杂在一起,顾骁觉得真没有人会大胆到买这样的布做衣裳穿。

叶宁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顾骁蹲在地上,对着面前的彩帘布发愁的样子。

叶宁心中一沉,急忙问道:“怎么了?是布有什么问题吗。”

难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坑里的布就被其他发现拿走了?

叶宁突然出现,可是把顾骁给下了一跳,山上落叶树枝很多,人走在上面,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然而叶宁却好像是凭空出现的,顾骁心里奇怪,只能归因于自己想事情想得太专心,没注意到身后的动静。

心中叫苦归叫苦,对着叶宁,顾骁的语气还是尽量委婉了:“这个布的颜色是不是太鲜艳了一点。”

“布?”

叶宁一头雾水,不过她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顾骁好像是吧彩条塑料布误会成了他们这次要卖的布了。

叶宁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你想哪儿去了,这是厂里淘汰下来的旧塑料布,防水用的,我们要卖的布是包在里面的那些。”

笑过后叶宁才动手拨开上面盖着的树叶。

揭开塑料布后,里面的布也露了出来。

见顾骁一副看呆了的样子,叶宁当即就拿了一匹布在手里。

“这些布有的是颜色不均匀,有的是有小破洞,有的是厚薄不均匀,总之都有点小问题,不过裁剪一下也是能用的。”

叶宁特意买的瑕疵布,这玩意儿在现代没什么人买,天知道老板接到叶宁这个订单的时候有多高兴。

除了这八百米的瑕疵布之外,对方还送了叶宁十米厂里卖得最好的印花棉布。

那棉布在店里卖五块钱一米,就算叶宁不会做衣服,也可以找裁缝做成床上四件套。

然而这些在现代不值钱的瑕疵布,落在顾骁眼里,那可是顶顶好的东西。

伸手摸了摸叶宁手里的布料后,顾骁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这是的确良?”

叶顾骁没想到叶宁说的不值钱的瑕疵布竟然是的确良。

的确良多贵啊,他们公社的供销社里常年缺货,偶尔有的确良做的成衣,也得十几二十块钱。

听说这玩意儿和棉布麻布都不一样,不但穿着凉快,版型挺括,还特别耐穿,一件的确良的衣裳穿上好几年都不会破。

买布之前叶宁就在网上搜索过,确定这时候的的确良和涤纶就是一样的东西,所以此时她才能毫不犹豫地点头:

“没错,你看这布料我们定价多少合适?”

短短几分钟里,顾骁的心情可谓是大起大落了一番。

顾骁神情复杂地说道:“供销社里的的确良布料卖两毛七一尺,不过有价无货,听说这布料在大城市都紧缺,更别说我们这种小城镇了。”

顾骁展开布料看了看,叶宁这布料比供销社卖的布料还要宽一些,足有三尺多宽。

像顾骁这般偏瘦的人,做一件衬衫所用的布料约莫在四尺七到五尺之间,要是考虑到美观,不拼接,只裁整块的布料,用料也不过七八尺。

在心里算明白账后,顾骁直接道:“依我看,这布料就算是卖一块钱一尺,也是不愁卖不出去的。”

供销社之前到过几件的确良的衬衫,听说一件就要卖十八块钱一件,最后那几件衬衫是被公社和供销社的几个领导给买走的。

试问现在只用花上七八块钱,在花上一点时间,就能做成一套的确良的衬衫,有谁能够拒绝?

听母亲说她小时候猪肉才卖几毛钱一斤,这会儿叶宁不由得犹豫了起来:“会不会太贵了?”

“到底是瑕疵布,和正常的的确良还是不一样的。”叶宁急着赚钱,可没时间囤着这些布慢慢卖。

顾骁没觉得这些布有什么不好,遂很有信心地说道:“先定一块,我先去黑市看看情况,要是不行,可以再降价,你先把心里最低的卖价告诉我,其他的我再看着办。”

想到之前顾骁说的这时候黄金才卖三块多一克,叶宁也没狮子大开口,十分保守地说道:“那就五毛吧,只要不低于这个价格,你都可以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