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棉跟着人流挤了一早上,愣是一个活都没抢到,只得耷拉着脑袋,紧了紧身上的行李,打算再去市中心碰碰运气。
但一连问了好几家店,竟然一个招工的都没有,连饭馆都不招人。陈木棉又累又渴,只得随手买了两个烤包子边走边吃。
刚出炉的羊肉馅烤包子,被做成了三角形的模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肉馅紧实有嚼劲,连带着外面那层薄薄的脆皮也变得格外好吃。
不知不觉间,竟然又走到了昨天报警的那个派出所门口。陈木棉看着墙上“江锦路派出所”几个大字,忍不住重重地叹了一口长气,靠着墙角慢慢坐下了。
也不知道爸妈和妹妹在家里过得怎么样,会不会想她,出门前自己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落魄。
想了想陈木棉决定再给自己一周时间,如果一周之后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么还是别要这面子了,早点买票回家继续复读算了。
手里的烤包子已经吃完了,只有扑鼻的香气还环绕在指间。她摸了摸肚子,没吃饱,杏眸里闪过一丝纠结,要不要再去买两个呢。
转念一想,还是决定省着点花,她手里的钱不多,路费一定得留着,还有翠萍,也不知道现在人在哪里……
刚出外勤回来的季瑜手里甩着车钥匙、哼着歌,大步向单位门口走去。余光瞥见墙角好像蹲着一个姑娘,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发现是陈木棉后,他走过去疑惑地问道,“你在这干吗呢?又来报警?”
“你不应该已经在回老家的火车上了吗,那是因为没钱买票?”说着掏掏裤兜,想找几块钱给她。
陈木棉沉默不语,她跑了一早上,从满怀希望到垂头丧气,累得说不出话,心里像是憋着一口气,但是又无处发泄。
季瑜见状也跟着坐到了地上,上半身靠向墙壁,两条大长腿随意地伸着,调侃道,“咋滴啦小姑娘,有困难和警察叔叔说说呗……”
陈木棉闻言没忍住转头瞪了他一眼,大大的杏眼黑白分明,浓密卷翘的睫毛却渐渐浮上雾气,语气略带哽咽地说道,“我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地方住……”
“这个好办啊,你要么去我们家农场帮忙吧,他们最近在摘枸杞,正缺人手。”季瑜爽朗地笑着说道。
枸杞?在来乌木市的火车上,陈木棉听陈泽兰讲过一些关于新疆农作物成熟时间的细节。
南疆的棉花成熟得早,一般八月份就可以采摘了;北疆的则晚一些,可能十月份才会进入采摘季。
所以陈泽兰她们一行人中转去了南疆,但八月底的北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应季的农作物需要采摘,枸杞便是其中之一。
枸杞长在灌木丛中,是著名的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每棵植株大约一两米高,枝丫上有小刺。对土地要求不高,也能适应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但光照一定要充足。
陈木棉老家所在的凤溪市也曾有人种植过大面积的枸杞园,每到采摘季,周围的农民们便会一起过去帮忙。
“你们家的农场在哪个地方啊,会不会很远?”陈木棉想了想,有些迟疑地问道。她刚被同乡骗了一次,这次便不敢再过早地付出信任。
季瑜似是看出了对方的不信任,他也能理解,小姑娘一个人刚来新疆,人生地不熟的,谨慎些是好事。
他主动介绍道:“是我妈承包的农场,不远的,就在城北郊区那里,你要是愿意去的话,我下班送你过去。”
季瑜决定送佛送到西,昨天晚上他刚给陈木棉二人做完笔录之后,又被临时叫走写报告。
等忙完才注意到他们早就走了,也不知道陈木棉一个小姑娘昨天晚上住在哪里。
陈木棉盯着对方身上的警徽望了几眼,又背下了他的警号,想了想决定接受这个命运的安排,虽然摘枸杞这个工作没有当辅导老师滋润,但是好在也不用动脑子。
咸鱼的日常就是随遇而安,季瑜是警察总不会也骗她,要是他也敢骗人,她就跑来派出所闹,反正她已经背下了季瑜的警号。
季瑜本想让陈木棉先待在他办公室里,等下班后再送她去北郊的农场,但是又怕两个人孤男寡女的,对小姑娘名声不好。
踟蹰间,陈木棉发现了他的沉默,主动解围道,“不知道您有没有地方帮忙放一下我的行李,我正好想在市区逛逛,等您下班了再过来。”
季瑜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竟然被人家看穿了,摸摸头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旋即又从兜里摸出来二十块钱硬塞到陈木棉手上,让她去买点喜欢吃的东西,转身提起她的行李就向门内走去。
“我五点下班。”
一阵微风袭过,吹散了连绵多日的乌云,蔚蓝的天空温柔澄净,照得人心里暖暖的。
陈木棉愣愣地继续坐着发了会儿呆,才起身拍了拍身后的灰尘,脚步轻松地离开了派出所门口。
她是真的准备去市中心转转,体验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看看有没有潜在的机会。
给别人打工终究是下策,还是自己做生意更赚钱。吴威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他的经验也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一个人跑南方拿货,对她来说太危险了。
不过没关系,这偌大的新疆,定能让她寻得一方事业,到时候衣锦还乡,岂不快哉!
此时的陈木棉又何曾能想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险阻等着她去解决。
乌木市某小吃街。
陈木棉左手拿着一串烤羊肉串,两块瘦肉夹着中间的肥肉,撒上香辣的烤肉料。羊肉上裹着的油还在滋滋作响,香气却已经扑面而来,刺激着行人的味蕾。
右手拿着一块馕包肉,维语里叫“塔瓦喀瓦甫”。馕是新疆地区的主要面食之一,几乎家家都会专门准备一个烤馕的工具,也叫“馕坑”,妇女们也个个都会打馕。
馕包肉顾名思义是将肉包在馕里,但不是像烤包子那样用面食完全将肉馅包裹,而是利用烤馕自带的凹陷和边边,把羊肉和土豆炖煮而成的菜放在上面。
炖肉的汤汁则会浸润到烤馕里面,让整个馕包肉的口感更加丰富,余韵绵长,唇齿留香。
陈木棉一边通过味蕾体验此地的风土人情,一边也在打量着他们小吃街的构成。
整个小吃街一半是需要烹制的吃食,如烤羊肉串、手抓饭等,一半是各种水果,如哈密瓜、葡萄等。
她心底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自己之后也能在这里开一个小吃摊,卖卖家乡的凉皮、肉夹馍、洋芋布拉等特色美食,说不定也挺好的。
不过小吃摊,难免沾染上过多的烟火气,可能还要办经营许可证,也怪麻烦的。
走着走着,她的目光又被前方摊位上的小帽子所吸引,每一顶帽子的花纹竟然都不一样,但又各具风情。
“哎这个漂亮的丫头子,快来看看这个朵帕嘛,你的吉祥它保佑的,你的幸福它也保佑的~”热情的摊主眼神一瞥,便发现了自己的潜在客户,已经在出声招揽客人了。
他非常自信,来新疆的每个人都会带一顶朵帕回家的。
“哎呦来来来,我手蚂蚁一样轻的给你别上嘛,不要害羞撒~”陈木棉招架不住摊主的热情,只得上前挑选了一顶以米字为骨架、花枝叶交错的朵帕。
年轻的姑娘微红着脸庞,衬得头顶的朵帕也更加绚丽夺目。她忍不住凑到摊位上摆着的椭圆镜子前,欣赏起了自己此刻的造型。
摊主语气夸张地赞叹道:“丫头子你听我的,把头发编成细辫,叮叮当当的银铃铛也悄悄地挂上,百灵鸟一样的~”
下午五点,陈木棉准时出现在派出所门口。
等了没几分钟,季瑜就拿着她的行李匆匆走了出来,“来吧,回去请你尝尝我母亲的手艺。”
开往郊区的路上,两个人一时间竟相顾无言。半晌季瑜主动破局,开始向身旁的姑娘介绍起了乌木市,以及家里的农场。
“你到了农场之后,也不用着急干活,就先住在我家里。我爸妈他们都很好相处的……”
陈木棉看着眼前飞逝而过的边疆美景,听着耳畔传来的真挚言语,忍不住鼻头微酸,眼角也无声滑落了几滴晶莹的泪珠。
这是她来到新疆之后,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一个陌生人给予的温暖。警察叔叔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啊。
“新疆昼夜温差比较大,早上天亮的比内地迟,晚上黑的也比内地晚,所以今天吃完晚饭我还能带你在农场里逛逛。”季瑜补充道。
陈木棉笑着应声:“好啊,谢谢季警官!”
季瑜:“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行。”
说话间,车已经开到了季瑜母亲的枸杞农场内,他们承包了数百亩的土地,专门用来种植枸杞,房子也建在农场里。
每到采摘季,就会临时招聘很多采摘工,本地的采摘工每天干完活就回去了,外地的则抱团在农场里扎帐篷、做饭。
采摘季结束之后,他们又会前往下一个农场,周而复始。
“你们快下来吧,饭已经做好了。”一个爽朗的女性声音从车窗外传来。
陈木棉下车,一怔,这是……季瑜的母亲吗?竟然这么年轻。
只见眼前的女人一头利落的短发乌黑俏丽,小麦色的皮肤上还有显露出的肌肉线条,走过来的样子潇洒帅气,看着像只有三十多岁。
于晓月热情地拉过陈木棉的手,“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上午季瑜就和我打电话说,给我找了一个帮手。”
“我最近正缺人帮忙呢,小姑娘长得可真好看!”陈木棉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脸上也浮起一抹红晕。
两人随着季母进入屋内,只见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吃食,放在中间的是大盘鸡拌面,四周还有羊肉手抓饭和烤包子等,每一个都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开。
于晓月:“木棉快来尝尝,我知道你们西北人爱吃面食,专门给你做的裤带面。”
“哎,谢谢阿姨招待。”陈木棉夹起一块鸡肉送入口中,爽滑麻辣,再来一块土豆,软糯甜润、辣中有香。
一口下去鸡肉和土豆均被浓浓的汤汁包裹,鸡肉口感滑嫩中略带嚼劲,配上绵糯甘甜包含肉香的土豆,再来上一份浸润在大盘鸡汤汁中的裤带面,绝了。
羊肉手抓饭也做得恰到好处,浓浓的孜然味扑鼻而来,却并不惹人生厌,米饭也包裹着蛋液、颗颗分明,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还有那浓郁的新疆奶茶,也是别具一番风味。陈木棉在家里的时候也喝过羊奶,但是不论怎么处理始终有一股膻味。
季母做的奶茶却完全尝不到这股味道,奶香和茶叶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初入口有一点咸味,细品却渐渐回甘。
再搭配上包尔萨克,面食使得奶茶的口感更加丰富。
几人吃完晚饭,季瑜依约带陈木棉去逛农场,季母则又忙着去收拾屋子。
农场里抬眼望去,尽是一人高的灌木丛。碧绿的枝丫间挂满了红色的小果子。
季瑜随手摘了一把新鲜的枸杞,递给陈木棉,“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