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澄还是没有立刻做下决定。
她决定先把选科的烦心事抛在一边,先把后面的几次考试好好考了。
先踏踏实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
到时候,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转眼间就到了四月。
万物苏新,春风和煦。
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晚自习前,余澄去语文老师办公室拿老师批改完的作业本。
她和往常一样路过拐角处的光荣榜。
却见那里并不复往日的安静。
而是聚满了人。
高三的男生们互相追逐着,嘴里还止不住叫着——
“把我照片还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还,你来追我啊!”
“来来来,把他照片扔给我!”
“哎呀,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天各一方了,把你照片送给兄弟做个念想呗!”
“靠,我的照片又被谁拿了?别弄丢了!”
“不是我,我可没拿啊!”
余澄停下了脚步。
她在吵闹的学长们艰难穿梭,最终还是顺利接近了光荣榜。
玻璃框里的照片少了好多张。
应该是他们在追逐打闹,互相把照片抽下来逗别人玩。
明明大家都是快要成年的年纪,却还这么幼稚。
可能是因为,这是在他们在学习高压之下,极少能拥有的快乐吧。
余澄眼光迅速略过一行又一行照片,还是没忍住锁定了那张照片。
最中间的贺颂之。
光荣榜的照片已经不知不觉换过新的一批了。
这次光荣榜上的贺颂之,头发比上次的长了一些,刘海温顺地靠在额前。
或许是学习太忙,没时间剪头发。
皮肤也白了许多。
应该是整天在教室学习,不见天日。
她眼神在上面停留了一会儿。
直到七点十分的高三晚自习铃声响起。
男生们一哄而散,纷纷往各自的教室走。
场面一度极为混乱。
余澄也反应了过来,继续往语文老师办公室走。
拿上作业本,她心不在焉地踏上返程。
路过文一的时候,没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
贺颂之正背对着她,在给班里的同学分发练考的答题卡。
好久没看到他,他似乎又清瘦了一些。
一个离他很近的同学恰好与余澄的视线对上。
两个人尴尬地对视。
余澄怕贺颂之发现自己,连忙跑了。
这一跑,就跑到了那个拐角处。
她喘着气,平复呼吸。忍不住地胡思乱想。
其实,被发现了又能怎么样呢。
往路过的班级看一眼,这种行为很正常吧。
是她自己心里有鬼。
刚刚还热热闹闹的拐角,此时已经冷清了下来。
余澄的眼睛又不自觉地落到光荣榜上。
一通胡闹之后,上面的照片也回来了不少。
却还是有几个玻璃框里是空白的。
或许是有人藏起来,还没还回来。
又或许...在他们打闹的时候,照片已经丢了。
余澄脑海里忽然产生了一个荒唐的想法。
快要高考了。
即使一个班的同学,都会有离别的伤感。
那...她和贺颂之呢?
他们以后,是不是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一股莫名的冲动涌上她的心头。
余澄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之后,深吸一口气。
把手里抱着的作业本放在地上。
右手迅速地把贺颂之的照片从玻璃框里取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装进校裤兜里,避免压皱。
在寂静的楼道里,她自己只能听到自己心跳激烈的鼓点声。
沉重有力地砸着自己的心房。
久久回响。
余澄弯下腰,从地上抱那沓起作业本。
直起身子,往回走的那一瞬间——
楼道里忽然飞奔来两个男生。
应该是刚刚打完球,急匆匆往回跑的。
他们身上带着淡淡的汗水味。
“卧槽,今天理综之夜啊。咋办,做题要做不完了!”
“刚才那局打的太猛了,忘了,靠!”
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楼道,余澄方才长舒一口气。
差点就被发现了。
好险。
“真是太险了,又差点没做完题!”
贺颂之的同桌抱怨道。
十点钟的铃声刚刚响起。
第二节晚自习下了。
一中在高三下半学期有一个沿袭已久的传统。每周三晚上的晚自习都是“文综之夜”“理综之夜”。学校会拿出一份高考模拟真题,让同学们做。做完后自己批改。
贺颂之拿着红笔,一边对照着刚发下的选择题答案打对勾,一边回应着同桌。
“你可以精简点,没必要想到什么都写上去。应该时间就能充裕点了。”
同桌叫道:"哎呀,多写点说不定就能多几分,多几分说不定就能高好几名,高好几名学校档次可就不一样了啊!这是我的策略......"
许多男生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如脱缰的骏马一般冲了出去,继续玩互相藏照片的游戏。
高强度、无止尽的两个半小时的书写,把人压抑的实在太狠。
贺颂之拍拍同桌的肩:“走吧,咱们出去透口气。”
他们走到教室外面,注意力不自觉地就放在了嘈杂的转角处。
贺颂之的同桌是个一心扑在学习中的腼腆男孩,小声道:“他们...还挺活泼的。”
贺颂之笑道:“都是人之常情。”
再没有点发泄情绪的地方,人说不定会被逼疯。
他还在那嬉闹的人群里,还看到了他好几个好朋友。
周季青向他跑了过来,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兄弟,你照片也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贺颂之倒是很淡定:“没事,一张照片而已。”
他双手插着兜,神色散漫道:“能让你和更多人开心,我还挺荣幸的。”
甘南寻:“......”
回家之后,余澄把贺颂之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
想了想,她还是把这张照片放到了她的文具盒最底下压着。
她的文具盒底部,压着许多小纸条。
只要没有人特意翻,应该是看不见的。
她把他的照片当作是自己的一道护身符。
有它在身边,心里好像就安宁了许多。
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余澄考出了班级纯理科第六名。
韩康安找她谈话:“余澄,只要你保持住现在的成绩,进松陵大学是完全没问题的。我还是劝你最好别去学文。你现在理科又不差。还是多为自己未来想想吧。”
松陵大学是松陵本地最好的学校,在985大学里也能够排在前列。
但余澄却不太满足于这个结果。
她真的不想一辈子呆在松陵这一个城市。
趁着年轻,余澄想去更大的城市闯荡闯荡。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为自己拼一个可能性更多的未来。
另外,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她好像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理科没什么太大兴趣。
贺颂之对她说的话,她也不是没听进去。
自己也有在网上查了查各个专业的基本情况。
结果就是,即使不学历史,她更想学的也是中文、哲学等人文科学相关专业。能接受的最低限度是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对于理工科,她真的喜欢不了一点。
余澄对韩康安乖巧地点头。
表面上认真在听。心却早已在不知道什么时候飞到了家里——
她迫不及待地想去和甘茯苓聊聊。
“和我聊聊?”
甘茯苓刚回到家,放下包,还没坐下。就看到余澄走出房间,说要和她谈心。
“嗯。”
余澄没有回避她的视线,迎了上去。
她们肩并肩坐到了沙发上,余澄这才开了口。
“妈妈,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了。眼见离分科就只剩下一个多月,我还是想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
“我想选文。”
甘茯苓冷冷道:“余澄,你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是吗?”
“我让你选理科是为了你好。”
余澄没有被她吓到。
她看甘茯苓的脸色,知道她并没有特别生气。
只是余澄还从来没有和她提过这件事,她一时接受不了而已。
余澄站了起来。
“妈妈,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真的不想选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做不喜欢的工作。一辈子就这样莫名其妙过去了。”
“我这段时间,也认真思考过了,想选文真的不是一时冲动。我是觉得,如果我学了文科,应该能去一个比松陵大学更好的学校。而且,还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甘茯苓看着她,没有发火,但一脸疲惫:“你是忘了前车之鉴吗?余澄,我只有你了,我不想你再出什么意外......”
余澄摇了摇头:“我不敢忘,也不能忘。妈妈,我想好了。当年爸爸学的是考古,实操性强,所以才会出现意外。我想学历史,不做实地工作。会尽可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甘茯苓沉默了片刻,又看向她:“你......真的想清楚了?”
余澄点点头:“妈妈,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希望自己未来在回想自己的一生的时候,不会觉得过的稀里糊涂。”
甘茯苓皱着眉头,起身回了自己的房间:“你让我先静一会儿。”
半个小时后,她走出房间,摸摸女儿的头:“从你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你和你爸爸一样,是喜欢风花雪月的人。”
终于主动提起了余梁。
余澄也陷入了回忆之中,不自觉地微笑:“那个时候,我们俩呀,一有空就出去跑。走到哪儿,爸爸就顺手写首打油诗。让我随便改几个字。住的地方可以很烂,但景总要看最好的。”
甘茯苓接她的话:“那几年我忙着升职,也没什么时间陪你们。有大半的时间都是你们父女俩去的。现在想想,还真的觉得很遗憾。”
余澄微笑:“妈妈,我心里一直都有爸爸。所以,我想把爸爸的路继续走下去。”
余梁是一名考古学家。在三年前对丝绸之路上一处古老遗址的考察中,他的团队遭遇了沙尘暴。
尽管收到了天气预警,但由于对遗址的考察进入关键阶段,余梁决定带领团队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后再撤离。
然而,沙尘暴的猛烈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强烈的风力卷起大量沙石,不仅让队员们难以行走,还破坏了他们的通讯设备。
在混乱中,余梁为了救一名被沙石击中而受伤的年轻队员,不顾自身安危,奋力将他拉到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
但就在这时,一根被风吹断的枯木枝在狂风的裹挟下,狠狠地砸向了他。
尽管队友们迅速进行了简单的急救,并试图与外界取得联系,但由于沙尘暴的影响,救援队伍无法及时赶到。
最终,余梁因伤势过重,在沙漠中不幸离世。
从那天开始,这个家庭就摇摇欲碎,不堪一击。
甘茯苓看着女儿与丈夫相似的面容,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算了,孩子的路,还是让她自己走吧。
她看了看余澄,终于下定决心:“我同意了,不逼你。你去做你爱做的事吧。继承爸爸未完成的遗志也好。只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手指抚上女儿的面容,甘茯苓又开了口,语气里全是温情:“如果未来受挫了,碰壁了,也不要走牛角尖。要是受了委屈也实在忍不了,那就回家吧。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依靠。”
余澄望向甘茯苓。母女俩虽表面上一个强悍一个温软,骨子里却有着相似的坚韧。
虽然离分离还有两年,她却有些先知先觉的伤感。
她郑重向甘茯苓点了点头:“谢谢妈妈理解,我一定会努力的。”
和甘茯苓沟通好后,余澄感觉自己的心里像是卸下了一块石头。
得到了妈妈的认可,她也确实,没有什么其他好怕的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认真听没什么人听的文科课。
同时,理科科目也不懈怠。
第二次月考里,余澄第一次跃入班级前三名。
韩康安对她说:“余澄,你期末考如果按这个态势保持下去,是可以被调进最重点的那几个班的。”
余澄向他微笑:“不用了,老师。我已经决定好要学文了。”
韩康安讶异道:“余澄,你真的想好了吗?”
余澄坚定道:“嗯,想好了,不后悔。”
见余澄太过坚决,韩康安也没有再说什么劝阻她的话。
他笑笑:“那老师就祝你以后,一帆风顺。”
高考前的一个月,学校给高一同学们分发了明信片。
裴凌站在讲台上,交代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大家都在明信片上写一些加油的话。到时候一个班收齐后会分发给高三的同学们。”
他想了想,又罕见补充了一句:“都好好写,别敷衍,务必认真。学长学姐们十二年的奋斗都是为了这一场考试,真的很不容易。”
台底下有人叫道:“班长,那咱们班的明信片会交给高三哪个班啊?”
裴凌解释:“咱们班人多。到时候明信片会一部分给理二十四,另一部分给文一。”
余澄猛地抬起了头。
文一!?
也就是说,自己的明信片,有可能,会递到他的手上......
明信片发下来之后,大家都纷纷开始动笔。
一时间,刷刷的书写声将其他一切声音掩盖。
余澄沉思了许久,最终,才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最衷心的祝福。
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其他学长学姐。
“亲爱的学长/学姐:
盛夏蝉鸣时,愿笔尖能够绽放所有期许。
愿你经历万千,归来还是那个最珍贵的自己。
你的努力一定不会被白费!
—高一(13)班余澄”
松陵一中每年高考时都会被用来作为考场。
因此,高一高二的学生在高考前的一天就会放假,给学校留出时间布置考场。一直到高考结束后才返校。
六月六日上午,余澄和董茵把抽屉里的东西清空,全部塞进教室后面的柜子里。直到把桌子和抽屉都收拾的空空荡荡,才被允许背上书包回家。
董茵兴冲冲道:“太好啦,这可是好几天的小长假呢!真的好幸福啊!”
“这几天,除了写作业,剩下的时间里我都要呆在家里好好玩手机!”
她看向余澄:“余澄,假期还蛮长的欸,你打算出去走走吗?”
不知什么时候,余澄的眼睛,落在了教室最后,放在空调上的那盆郁郁葱葱的绿植上。
她轻声说:“我确实打算,去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