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蛋疼小说网>历史军事>第十年的暗恋回信> 第15章 第 15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第 15 章(1 / 1)

沈霖后来才知道,父母对于他们的联姻,并非没想过结束,但就在他们下定决心时,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

诸多内外考量,让他们最终选择把婚姻维持下去。

沈霖想,父母后来,大概都曾经后悔。

所以不够在意他,因为他仅仅只是一段联姻的象征。

并非完全不爱他,因为他确实与他们血脉相连。

但同时也怨恨他,因为他使他们错过了原本可能的另一种人生。

他的存在是一个多余的错误,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粒藏在鸭绒被下的豌豆,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迄今为止他们都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那是他的成人礼,一场推翻了他过往十七年存在依据的惨淡冻雨,淋得他满目枯枝败叶荒唐废墟。

但就在十七岁与十八岁之交,有人越过冻雨,翻开倾颓废园,告诉他,他也曾庇佑一枝开到黎明的玫瑰。

原来我的存在,曾经让某个人觉得世界变好了一点。

“而这让我觉得,世界变好了一点,”沈霖轻声说。

攫住心脏的那只手蓦然松开,闻静心脏报复似的狂跳起来。

透过他的眼睛,她由严冬望见了盛夏。

好像能看到那个夜晚,在十八岁的最初,收到那条短信时的沈霖究竟有多开心。

“我,你、那天……”闻静开口时发现自己声音都在抖,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乱糟糟涌上心头,已不知道该从何谈起。

只够她慌张从思绪中抓住一条,便问了出口。

“那你为什么没有问她是谁?”

沈霖歪头看来:“你怎么知道我没有?”

闻静脸色苍白地笑了下:“猜的,因为你说起这条短信,一次也没有说到她的名字。”

沈霖微垂下头,面上竟有些踌躇。

好像即便过去七年,十八岁时的情怯仍旧在他身上挥之不去。

“也许是担心吧……”他犹豫说,“她好像觉得我很好,但我大概并没有她以为得那么好。”

因此曾无数次在短信框打字又删除,最终它成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孤单心事。

“原来……是这样啊,”闻静怔住,呼出的气在冰冷的空气里,化作一片虚无的白雾。

回过神时,闻静发现他们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黎城一中校门口。

两排大灯照着无人落足的茫茫白雪,阒静一片。

她又问:“那你还想知道她是谁吗?”

沈霖沉默了一下。

他凝视着校门,这扇他曾经无数次进进出出的大门,如今即使门口大敞,他恐怕也无法以十几岁时的心情,再走进去了。

他摇摇头,“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还是不要去打扰她了吧。”

闻静一反平日的进退有据,又追问:“你怎么知道她不想你打扰?”

沈霖笑了下:“谁会单恋别人七八年啊?她可能正在和别人恋爱,甚至早早结婚了也说不定,那条短信可能已经成了她的黑历史。我难道这时候跑去问人家,高中时你是不是喜欢过我?我怀疑她会给我一巴掌。”

“有的,”闻静低下头,闷声说:“我就单恋了别人七八年。”

沈霖心里重重一跳。

先前聊天时她所言“温柔又善良的人”,顿时被框定在了他们曾经共同经历的时光。

他下意识就开始回忆,究竟是谁配得上她如此评价。

但这很不礼貌,他没有任何资格,去通过闻静的只言片语,窥伺她过去的隐晦心事。

何况他先前冒昧劝她放弃,已经惹她不开心了。

沈霖实在不忍心看她那副失落表情,只好尽力安慰她:“也许他只是反应慢一点,或许你去试试,说不定呢?”

“我去试试,他就会喜欢我吗?”闻静定定看着他。

沈霖无法替那个人做出回答,但他也确实认为,“谁会不喜欢你呢?”

闻静一愣,得很努力地忍耐,才没让自己反问出口——

那你呢?

雪越下越大了,这条街他们也已经逛完了,沈霖叫了辆车,送闻静回了家。

他撑着伞送她到单元门下,“明早我来接你。”

闻静同他再见,“好,路上小心。”

回到楼上,闻静立在窗边,看到那个手执黑伞的身影绕过一栋楼,消失在视野里,这才重新拉上窗帘。

但也并没有去休息,而是进了次卧。

次卧被她装修成了工作室,摆满了画架和各种参考模型。

她走到尽头的书柜,拎出一只纸箱,翻找片刻,拿出了一本硬壳画册。

大学时那些听不进去的金融课,她会偶尔在画册上绘制一个早有轮廓的故事。

翻开第一页,当时还有些粗糙的笔触勾勒出冬季森林,笨拙的小兔子跟着老兔子颤颤地慢步于冰雪。

闻静后来画的几个绘本很得出版社的青睐,销量颇高,再印时出版社请她为自己作序。

她很不诚实地说了一些冠冕堂皇但大家都爱听的话,感谢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很荣幸云云。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才是她的第一个绘本,一个永远不会付之出版的,只属于她的故事。

闻静的生日在2月20,一个春节假期结束,大多数人都已经重新开工,被遗落在热闹之后的日子。

在她记忆里,每年生日的时候,都是她和奶奶两个人在镇上度过的。

奶奶会给她煮长寿面,并带着她去买一块小蛋糕,贴心地说那是爸爸妈妈叮嘱她买的。

闻静曾经信以为真,但在奶奶去世以后的每次生日,她再也没有从家人那里得到这些东西,才知道那只是奶奶温柔的谎言。

倒也并非父母吝啬,只是他们总是不记得,然后在好几天以后,甚至是到了三月里闻动生日的时候,才恍然想起。

于是把钱给她,说:“静静你生日好像过了?那你去给自己买个蛋糕吧。”

今天沈霖所有的叙述里,最让她有共鸣的那句话是——“我还以为他天生性格冷淡。”

如果不是闻动每年生日都准时地收到礼物,她一定也会觉得,那不过是爸爸妈妈天生记性不好罢了。

其实,把她一个人丢给奶奶,最开始并不是他们故意的。

她直到小学四年级前体质都很差,三天两头感冒发烧,他们两工作已十分忙碌,实在顾不过来,于是把她交给奶奶。

她原本就很愧疚,与父母一年到头长久不见,更是小心地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她和同学相处融洽、考试成绩优异、每周都一个人坐很久的车去学画画,从不需要人督促。

而闻动总是踢坏教室玻璃、总是和同学打架、总是考试倒数,总是让老师叫家长。

春节一家团圆时,父母也总是跟亲戚们抱怨说,“我们真是上辈子造孽,才生出闻动这么个讨债鬼,这孩子真是一个不注意就能把房顶掀了。”

亲戚们打趣:“但你们静静多文静懂事啊,什么都不用你们操心的。”

父母便笑说:“可不是,幸好静静比她哥懂事多了。”

闻静坐在旁边小板凳上,便紧张又自豪地挺直腰板,以为自己的懂事得到了父母更多的偏爱。

你看,爸爸妈妈管哥哥叫“闻动”,而管她叫“静静”。

那时她还没有读过《小王子》,不知道那句话——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光,才使得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在她无知无觉的那些时光里,调皮的、闹腾的、闯祸的闻动,成了他们精心浇筑的玫瑰。

然后,真正的偏爱开始一点点展露端倪。

“鲑鱼补脑,特意给闻动买的,再不补补也不知道以后能考个什么学校!”

“你说静静?静静不用补就考得上。”

奶奶和他们争吵最凶的一次,是他们准备买房的时候。

父母坚持一定要买在黎城三中附近:“我们不看着点闻动,他得玩成什么样子!”

学习不好但又不至于去技校中专的学生,大多都会去上黎城三中,出了名的鱼龙混杂。

“那静静肯定考得上黎城一中,你们怎么不想着静静呢?三中离一中这么远,静静又内向,你们这么多年没管孩子了,还舍得让她去住校吗?”

父母便说:“妈,静静这么文静的孩子,到哪里都知道好好学习,和闻动又不一样!”

那时她站在门外,握着冰凉的门把,最终还是松手没有打开。

她突然明白了。

“文静”是一种诅咒。

当别人说她文静时,总是视她为没有情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死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